强心苷有哪些?

配体是强心苷的药理活性部分,配体对心肌的作用微弱而短暂,但与糖结合后强度和持久性增加。糖的部分影响药物代谢动力学性质(吸收、半衰期、代谢等。)强心苷。在中国,已经从30多种植物中提出了用于临床应用的强心苷。3000年前,古埃及就知道多种含强心苷的药用植物。18年底,在英国医生和植物学家W. Wethering写了一本关于洋地黄的书后,洋地黄制剂被广泛使用。这些药物包括洋地黄叶粉、洋地黄毒苷、地高辛、毛花苷C、脱乙酰毛花苷C等。,均取自玄参科紫花洋地黄和狭叶洋地黄。其他强心苷,如松果菊苷□取自夹竹桃科植物稗草;黄芪甲苷取自夹竹桃科植物夹竹桃;巴豆苷是从夹竹桃科植物猪屎豆中提取的;葫芦素取自百合科植物。福寿草、罗布麻、万年青、夹竹桃也含有强心苷。从蟾皮腺体中也提取出一种强心苷,但其内酯环为六角形。强心苷易在避光、低pH条件下保存,有效期为1 ~ 5年。临床常用的强心苷有洋地黄和松果菊苷。强心苷仍是治疗心力衰竭的重要药物之一。但这些制剂的安全范围很小,治疗剂量与毒性剂量相差不大,如果不立即掌握剂量,容易引起中毒甚至死亡。现在人们正在研究改变其结构以增加治疗宽度的工作。

强心苷的给药方式为口服或静脉注射。根据其作用的快慢,可分为两类:①慢作用类。作用开始慢,体内代谢和排泄也慢,作用时间长。这种药是口服的,包括洋地黄叶粉、洋地黄苷等。②快动作类。作用开始快,体内代谢排泄也快,作用时间短。适用于急性心力衰竭和慢性心力衰竭急性加重期。静脉注射或口服给药。这类药物包括地高辛、毛花苷C、毒毛旋花子苷、羊角苷、葫芦素、福寿草等。(参见洋地黄制剂的药代动力学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