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药的医学常识

熬制中药的过程是为了使药物的有效成分充分进入汤中,所以经常使用砂锅。即使煎两次汤,也需要一定的温度和时间。

不过可以用微波炉炒一下汤,喝的时候搅拌一下,注意不要烧的不均匀。

1.选择煎药容器。

做准备

3.准确把握温度

4.用适当的药物服用液体药物。

中药汤剂是中药中最常用的剂型。因其吸收快,易于发挥疗效,易于加减,能全面灵活地适应各种疾病和证候。但如果煎药方法不当,用药方法不科学,也会影响药物的疗效。为了充分发挥中药汤剂的治疗作用,避免不良反应的发生,我们将详细介绍服药后的容器、次数、温度、用药方法、禁忌症及注意事项。煎药时,药液煮沸前宜用快火,煮沸后宜用文火,以防中药干燥过快,药物中的有效成分溶出而影响疗效。煎药时最好经常搅拌,使药液充分煎透。清热解表的时间不宜过长。一般第一次煎沸后再煎20分钟,第二、三次煎沸后再煎15分钟。滋补品要文火煎久一点,大概40-60分钟。需要注意的事项

1.煎出的液体必须用过滤器过滤,每次煎液约150-200 ml。混合后分几次服用。如果药液过多,可将混合药液再次煎煮,浓缩后再服用。千万不要吃油炸中药。室温高的时候,注意煎好的中药汤也容易腐败变质。另外,吃药用的碗、杯也要及时清洗。

2.每次煎药后,锅内的水垢要立即清洗干净。

3.特别要注意标有“先煎”、“后灌”、“溶解”、“内服”、“布”的药物之间的区别:甲壳类(如海蛤、生蚝),矿物质(如石膏、生蚝等。)和有毒药物(如川乌和草乌等。)要先煎。芳香易挥发的药物(如砂仁、飞机草)应在其他药物煎煮前5-15分钟放入;可溶性药物(如阿胶、鹿角胶等。)宜用药液煎或水蒸;输液药物(如三七、冰片等。)可煎服药液;可取包煎剂(如旋覆花、车前子等。)裹在布里,然后把它们放进锅里煎。如何承受昂贵的药费?

人参、西洋参、冬虫夏草、灵芝等名贵中药要分开煎更长时间,约1小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