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中药复方?有症状的复方如何加减?
中药复方定义1:中药复方是指由两种或两种以上具有相对规定的炮制方法和使用方法的药材组成的方剂,是中药方剂的主要组成部分。定义2:中药复方是指在辨证论治的基础上确定治疗方法后,选择适当的剂量,按照组成原理适当配伍的一组药物。其化学成分复杂,药理作用具有多靶点。
中药是在中医理论指导下预防和治疗疾病的药物,而复方是根据中医理论和方剂规律制成的方剂。中药复方的“组方原则”是解释方剂的关键,体现了中医的整体观念和辨证论治的思想,而药物的合理选择和选用则体现了性味、君、臣、佐的配伍原则。无论是对经典复方还是现代经验复方的研究,还是对老中医临床经验的继承研究,都应注重与基础理论的结合,寻找突破点,这应该是复方基础与临床研究的科学意义和优势所在。同时,中医充满辩证思想,强调脏腑、气血、阴阳在生理病理上的动态变化。中药复方配伍的灵活变化会引起药物成分的变化,从而影响临床疗效,这也说明复方研究离不开中医药基础理论的指导。从相对简单的单一中药到最简单的两种药物组成的复方,既是药物的叠加,也是药物之间的相互作用一个由多种中药组成的中药大复方,构成了一个充满相互联系和相互作用的系统。复方的“恢复”不仅说明药材的数量增加了,也说明药物之间的配伍关系更加复杂。人体本身也有一个复杂的开放系统,由各种生理和病理因素组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