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草药:酱头的功效与作用

酱头

(云南中草药精选)

不同的名字,裸露的内脏。

来源是蓼科植物酱头的块根。

植物形态酱头

多年生缠绕草本植物,长3 ~ 8米。块根肥大,直径可达10 ~ 20cm,横切面呈酱红色。茎绿色至紫绿色,光滑无毛,有紫色斑点。叶互生,宽卵形成卵圆形三角形,长4 ~ 10厘米,宽3 ~ 6厘米,先端尖,基部截平至浅心形,两侧近无毛,有或无紫色斑纹;叶鞘干燥凶险,叶柄长2 ~ 4厘米。花又小又白;总状花序腋生,咸。瘦果卵圆形,被宿存花被包围,有3个边缘。

生于山坡、沟壑和向阳的灌木丛。分布在云南等地。也有教养。

秋天采挖。切片并晾干。

味道又涩又冷。

功能:收敛,止痢,消炎。治疗痢疾、消化不良、内出血和疔疮。

内服用法用量:煎服,2 ~ 3元;还是磨吧。外用:捣固。

提醒:酱头这个中草药来自网络。使用前请遵医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