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草药黄耳草的功效与作用
(浙江民间草药)
不同名称:白花蛇舌草、益母草、赤坎风、蜈蚣(广西野生资源植物)、二色蜈蚣(浙江民间草药)、过蜈蚣、蜈蚣、白毛藤、蜈蚣、蜈蚣(浙江常见民间草药)、泻下草药(中草药经验交流)
来源为茜草科黄耳草的全草。
植物形态学黄耳草
多年生草本植物,常平展匍匐,全株被黄绿色细长柔毛,主要分布于茎、叶柄、托叶、叶背和叶脉。茎是有角的和纤细的,在节上有须根。叶对生,具短茎;叶片卵形至长圆形披针形或椭圆形,长1 ~ 2.5厘米,宽6 ~ 12毫米,先端锐尖,全缘,基部略圆;托叶连接成鞘,膜质,边缘钻形。几朵花簇生在叶腋里;花梗长2 ~ 3毫米,萼筒漏斗状,4裂;花冠漏斗状,长5 ~ 6毫米,4裂,浅紫白色,疏生白色,4裂;雄蕊4;子房2室,柱头2裂,棒状。蒴果,扁圆形,长、宽约2毫米,腹面开裂;萼片宿存。种子是暗褐色的,很小。七月开花。结果期为9月。
生于路旁,开阔的田野,溪流和斜坡。分布在江西、安徽、江苏、浙江、福建、广东、广西等地。
夏秋季采收,晒干或鲜用。
性味①浙江民间草药:“性平,味微苦,无毒。”
②湖南药理学:“又硬又酸,无毒。”
功能:清热利湿,活血舒筋。治疗黄疸、水肿、乳糜尿、痢疾、腹泻、跌打损伤、无名肿毒、乳腺炎。
①《中国瑶知止》:“泡酒或水煎服,可治劳损出血,有舒筋活络之功;捣烂敷在患处,治无名肿毒扭伤。”
②浙江民间草药:“活血治内伤。”
③湖南药理学:“行气化瘀,清热解毒,凉血健齿,明目。”
④浙江民间常用草药:“清热、利尿、平肝。”
内服用法用量:煎服,1 ~ 2;浇汁或浸泡在酒中。外用:捣固。
药方①治疗湿热黄疸:鲜黄耳草一至二两。用水煎服三到七天。(《浙江常见民间草药》)
②黄疸型传染性肝炎的治疗:鲜黄耳草1-2支。用水煎服。(福建中草药)
③湿热水肿的治疗:取鲜黄耳草1 ~ 2盎司,水煎;此外,用一两个新鲜的石蒜鳞茎和两钱的蓖麻籽捣烂,填满心脏。(福建中草药)
④小儿急性肾炎的治疗:将鲜黄耳草水煎服,红糖送服。二至三岁,八钱一两;四至六岁,一两岁至一岁半;七岁到十岁,一岁半到两岁;十岁以上的是二到二岁半。以上都是日剂量,分三次服用。(《浙江常见民间草药》)
⑤乳糜尿的治疗(淋膏):鲜黄耳草22两,金樱根6元,灯心草5元,贯众5元。加三碗水,炒成一碗。一天一剂,分两次服用。如尿中有圆柱形物体,繁缕全株加七元,荆条加五元;增加一根或两根女性患者;重病的黄耳草增加了一两个。不吃姜、葱、蒜等。(江西本草手册)
⑥痢疾、肠炎的治疗:鲜泻药二两(干品一两),洗净,水煎去渣,取药液,赤痢用白糖,白痢用红糖。一天吃两次。(中草药经验交流)
⑦治中暑呕吐:鲜黄毛一两。用水煎服。(福建中草药)
(8)治疗小儿高热嗜睡:三钱、艾叶、钩藤、山茶三钱、蜂巢。用水煎服。每小时吃一勺。(湖南药理学)
⑨治乳腺炎:黄耳草一两。水煎,(江西本草手册)
主治女子血崩:黄茅虎耳草,水煎取汁,红糖送服。(中国药用植物记录)
⑾跌打损伤和毒蛇咬伤的治疗:饮用鲜黄白花蛇舌草汁,残渣敷患处。(浙江民间草药)
提醒您,此中草药来自网络,使用前请遵医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