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抗菌消炎是做什么的?

医学界普遍认为,滥用抗生素是产生超级细菌的关键原因。据介绍,我国是抗生素使用和生产大国,年人均消费量约为1.38克(美国仅为1.3克),我国每年有8万人因滥用抗生素而死亡。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相关人士表示,中药在抗菌抗病毒方面有自己的优势。并且更加注意保护病人。俗话说“用药如用兵”。治疗疾病就是对抗疾病,用药物来应对。夏教授认为,“任何自然科学,包括医学,都与这个民族的历史文化背景有关。”在西方,对抗的态度由来已久,比如罗马帝国的崛起,就是通过不断征服各个部落建立起来的;那些宗教战争就是基督教消灭异教徒的过程,他们战斗到死。可见,西医在治疗疾病时,更多采用对抗性疗法。中华民族受根深蒂固的儒家思想影响,爱把和平世界的理想归结于自身的修养。甚至在双方开战之前,还礼貌地问了一句“可以开战了吗?”高明的战略家往往“不战而屈人之兵”,想方设法不花一枪一弹就让人投降。可想而知,中医治病的思路也是重在“未病先防”,即防病胜于治病。但是一旦病真的来了,怎么办?和谐是珍贵的。作为中华民族,在古代,昭君出塞,范公主和文成公主嫁给吐蕃。所以中医也采用了化解和调和矛盾的方法来恢复人体阴阳的整体平衡。在具体的治疗中,不是以对抗疾病为中心,而是以人和自己为中心,以保护被疾病侵袭的人为中心。要点提示中西医学对比的目的是一致的,都是用药物治疗疾病。西医主要采用纯生物学的观点,所以对自然环境和人的心理因素重视不够。当然,中医有很多抽象的思维和逻辑推理过程,没有西医那么具体清晰。客观上也有一定的局限性。在治疗上,科学地采用中西医结合是明智的。重新切割中医,更别说辨证论治了。在一般人眼里,人生病了,发烧就用退烧药,咳嗽就用止咳药,治头疼就治脚痛。“这种思维不是中医的思维。中医治病,讲究辨证论治。”夏教授指出。中医的辨证不是说什么病就吃什么药,而且,有很多治疗方法,都是针对患者的病因病机,制定个体化的治疗方案,这是一种宏观的辨证。中国医生不仅是将军,还是统帅,站在高处,从全局战略上谋划解决矛盾的对策2。比如《中医杂志》上有记载,解放初期某年夏天,中国北方某城市发生瘟疫,死了很多人。后来北京派西医去灾区,发现了日本脑炎。经过治疗,死亡率仍然很高。后来,北京派遣老中医前往灾区,其中包括名医蒲福洲先生。他发现当时的气候难以忍受,患者多为高烧,于是诊断为暑热。用具有清热作用的“白虎汤”和具有清热生津作用的“竹叶石膏汤”治疗。当时一组病人用西医,一组病人用中医。结果发现,使用中药的患者死亡率明显下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