疱疹中药
明代沈斗衡《外科之玄》有止痛汤,治疗带状疱疹后疼痛。
止痛乳参汤:秦艽、桃仁、皂角、大黄各3克,苍术、防风各2克,黄柏1.5克,当归尾0.9克,泽泻0.9克,槟榔0.3克..
这个治疗带状疱疹后疼痛的方子原理很简单,总的原理是不痛,但是痛的不合理。痛苦最突出的感觉只有痛苦。本质上是痛苦让不可能。人体的经络需要通畅。一旦堵塞,无法通行,就会导致疼痛。
中医认为,带状疱疹是由于肝胆火旺,皮肤表面的疱疹消退了,余邪还在。火毒灼伤血管经络,听信血瘀,久则血瘀,不行则痛。
本方用桃仁活血化瘀。桃核是大补药,可用于血管瘀血。
当归被誉为血家圣药,治血的药里一定有当归。补血、活血、破血、止血等与血液有关的疾病,都可以用当归,当归能使血虚补虚,瘀血溶解。当归的不同药用部位有不同的功效侧重点。当归补血,当归补血,当归尾破血。这里用的当归尾,活血力更强,通络效果更明显。
秦艽和防风都是风药,可以止痛。在活血化瘀的方中加入一些风药,可以使疼痛更好更彻底。
疱疹消退了,但是残留的病原体还在。很多带状疱疹发作会有非常强烈的疼痛,说明带状疱疹不是普通的热毒,热邪很重。活血化瘀还不够,还要清热解毒。
黄柏是四苦药之一,清热相当厉害。黄柏自始至终都是清热的。无论热毒积聚在体内什么地方,黄柏都能将其清除。
人感冒时,只要大便不通,体温就很难降下来,大便也是很重要的散热方式。桃仁不仅能活血化瘀,还能与大黄、皂角一起通便,使内热从大便中得到缓解。
大黄一味是猛药,熟大黄药性比生大黄温和很多。
桃仁是桃的种仁,皂荚是皂荚的种仁。植物籽仁是精华,含有大量精油。下去的时候肠道不会像润滑油一样又干又涩。大便通畅后,瘀血也会下降。
化瘀血,清热毒,再用祛湿化痰之药。因为怪病多痰,久病必然血瘀,很多病不仅有血瘀,还有痰湿。化痰祛瘀是治疗慢性病和疑难病的两个好方法。
苍术干燥,泽泻利湿。通过健脾运化,水湿运化,导致上升,渗湿泻热,下降,一升一降,会很容易化解体内的湿浊之气。
槟榔能行气,气会被加湿。槟榔还能化痰降浊,号称能化痰降十二经脉的水,十二经脉的痰水被阻在心。一旦进入体内,可以化痰降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