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成药是饭前吃还是饭后吃?

服用中药的时间取决于病情和药物的性质。大多数药物应在饭后半小时至一小时服用。

中医在使用中药时讲究“四气五味”,根据药物的寒、热、温、凉,参考辛、甜、酸、苦、咸五味,形成方剂。空腹服药时,感冒药或五味药可能会对胃黏膜造成一定的损伤。

不同类型的中药,服用时间也不同。肝、肾、肠道疾病宜饭前服用;头晕、咽喉疾病宜饭后服用;腹泻、补药、驱虫药要空腹服用;睡前应服用镇静药物。

这是根据病情的不同和药物作用的特点,对服药时间的一个总的要求。服药时,医生会根据患者的身体变化调整用药。用药的处方不会局限于某一种药。此外,患者长期服药必然会对胃黏膜造成损伤。因此,建议长期饮用中药汤剂的人在饭后30 ~ 60分钟内服药,以减少药物对胃黏膜的直接刺激。

扩展数据

服用中药的时间

一般来说,上午9点和下午3点左右,是身体吸收药物的“最佳时间”,所以这个时候吃中药最好。

而不同性质的中药,讲究的服药时机也不一样。一般来说,虚症和胃肠疾病的治疗宜在饭前30~60分钟服用;对于心肺疾病等一般疾病的治疗,通常以饭后30分钟服用为好,避免药物对胃的刺激,减少副作用的发生;

帮助消化或刺激肠胃的中药也要饭后服用;而且补药和泻药要饭前空腹服用。其中,大黄、火麻仁等泻药宜在早晨或白天服用,避免睡前或夜间服用;杀虫剂也应在早上空腹服用,而镇静剂应在睡前服用。

另外,“趁热喝”是大多数人喝汤药的习惯。其实,喝汤药不一定要“热”。根据中医理论,一般的中药汤剂应“温服”,即煎煮后应立即将汤剂滤出,待室温冷却至30℃ ~ 37℃时再饮用。

丸、散等中成药也要用温水送服;能解表散寒的中药要“趁热服用”,服药后可吃粥、热水助药;止呕、解毒、清热的药物宜“寒”服,以免刺激。

人民网-中药最好饭后半小时服用?喝中药要注意六大禁忌

人民网-服用中药的时间和禁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