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奶奶直肠癌晚期,骨转移和脑转移比较复杂。求救~ ~ ~ ~ ~ ~ ~ ~

关于你奶奶的病,建议采用生物疗法。泰安凤凰灵芝有限公司经销的宝来利来生物工程有限公司生产的富锗富硒灵芝宝,效果不错,但价格较高,每周期2000-3000元(50天),一般一个月即可见效。

以下是关于直肠癌的治疗、病理和预防的知识:

(一)手术治疗分为根治性和姑息性。

1.根治性手术当然可以切除肿瘤,但是仍然存在残癌、区域淋巴结转移,或者血管内有癌栓,复发转移的概率非常大。手术方法取决于癌症在直肠的位置。直肠壁内有粘膜下淋巴丛和肌间淋巴丛,肠壁内淋巴系统的癌细胞转移少见。癌细胞一旦穿透肠壁,就会扩散到肠壁外的淋巴系统。一般先累及与癌同级或略高于癌的肠旁淋巴结,再向上逐渐累及伴有痔上动脉的中间淋巴结,最后累及肠旁淋巴结。上述向上淋巴转移是直肠癌最常见的转移方式。如果癌位于直肠下段,癌细胞也可沿肛提肌和盆腔筋膜的淋巴管侵犯闭孔淋巴结,或沿痔中动脉流向髂内淋巴结。有时,癌细胞也可以通过肛提肌向下,并沿着痔下动脉引流至坐骨直肠窝中的淋巴结和腹股沟淋巴结。因为直肠上段癌的淋巴转移方向几乎是向上的,手术切除癌旁和此平面以上的淋巴组织可以达到根治的目的,术中保留肛门括约肌是可能的。虽然低位直肠癌的淋巴转移以向上为主,但仍有可能侧向转移至髂内淋巴结和闭孔淋巴结。根治手术需要包括肛管直肠周围组织和肛提肌,所以不可能保留肛门括约肌。

(1)腹会阴联合切除术(miles手术):适用于距肛缘小于7cm的低位直肠癌。切除范围包括乙状结肠及其肠系膜、直肠、肛管、肛提肌、坐骨直肠窝内组织、肛门周围皮肤、血管,在肠系膜下动脉根部或左结肠动脉起点以下结扎切断,并清扫相应的动脉旁淋巴结。腹部行永久性结肠造口术(人工肛门),会阴伤口一期缝合或纱布填塞。此手术彻底,治愈率高。

(2)腹式低位切除一期腹膜外吻合术又称直肠癌前切除术(dixon术),适用于距肛缘12cm以上的高位直肠癌。在腹腔内切除乙状结肠和大部分直肠,游离腹膜皱襞以下的直肠,在腹膜外吻合乙状结肠和直肠切断端。这种手术创伤小,能保留原有肛门,比较理想。如果肿瘤较大,且已浸润周围组织,则不宜使用。

(3)保留括约肌的直肠癌切除术:适用于距肛缘7 ~ 11 cm的早期直肠癌。如果癌块较大,分化程度较差,或者向上的主淋巴管已被癌细胞阻断,并有侧向淋巴转移,这种手术方式是不完全的,仍以腹会阴联合切除为好。目前直肠癌保肛手术的方法有吻合器法、经腹低位切除-经肛门外翻吻合法、经腹游离-经肛门拖出式切除吻合法、经腹骶骨切除法等,可根据具体情况选择。

2.姑息性手术如果癌症局部浸润严重或转移广泛且无法治愈,为了解除梗阻,减轻患者痛苦,姑息性切除是可行的。进行带有癌症的肠段的有限切除,闭合直肠的远端,取出乙状结肠用于造口(哈特曼手术)。如果不能,就只做乙状结肠造口术,尤其是肠梗阻患者。

(2)化疗

约一半直肠癌患者术后有转移和复发。除了部分早期患者,晚期和术后直肠癌患者需要化疗。化疗是直肠癌综合治疗中继手术治疗后的又一重要治疗措施。化疗会抑制骨髓造血系统的下降,主要是白细胞和血小板。这时候就需要服用贞清散来配合,以弥补化疗的不足,减少化疗对造血系统的伤害。

(3)放射治疗放射治疗在直肠癌治疗中的地位越来越受到重视。综合治疗有手术与中药结合和单纯放疗两种。

1.手术、中药和放疗相结合的综合治疗

①术前放疗可控制原发灶、淋巴结转移,提高切除率,减少局部复发,适用于ⅲ期(dukes c级)直肠癌。盆腔前后野照射,照射剂量可达40 ~ 45gy(4000 ~ 4500 Rad)。放疗后3周进行手术。

术后放疗适用于病理检查证实的淋巴结转移,癌已明显浸润肠壁外,盆腔内有残留的不可切除病灶。一般在术后1 ~ 2个月会阴伤口愈合后,利用盆腔前后野,有时利用会阴野,放射剂量可达45 ~ 50 Gy (4500 ~ 5000 Rad)。

(4)中医药治疗大量临床实践证明,对中晚期患者进行大剂量的放化疗,或者对已经产生耐药性的患者进行化疗,只能导致生命更加虚弱,加速患者的死亡。临床上经常看到患者的死亡不是癌症本身造成的,而是不科学、不恰当的致死治疗。比如肝癌多次介入治疗后,出现腹水、黄疸等肝衰竭而死亡;肺癌化疗后胸腔积液死于呼吸衰竭;胃癌、肠癌化疗后,恶心、呕吐使患者更加疲惫,死亡。白细胞下降,病人死于感染等。中医药治疗癌症可以减轻患者的症状和痛苦,提高生活质量,延长生命,降低癌症死亡率。

直肠癌放射治疗的并发症

放射治疗的并发症包括局部损伤和全身损伤。局部损伤包括放射性皮炎、放射性肠炎、放射性骨炎等。全身性损伤包括消化系统反应和骨髓抑制。

1)局部损伤:①放射性皮炎:辐射初期,皮肤红痒,类似日光性皮炎的变化;辐射中期皮肤色素沉着、增厚、粗糙,毛孔粗大、发黑;辐射后期,皮肤褶皱和腹股沟区可出现湿脱皮、局部皮肤水肿、水疱、溃烂、糜烂甚至溃疡。②放射性肠炎:放射中晚期患者可感到腹部不适,进食或饮水后会加重,严重者可出现肠梗阻。这是由于在辐射损伤下肠粘膜充血和水肿;③软组织纤维化:出现于放射晚期,常表现为局部组织硬化,正常组织失去弹性;

2)一般不良反应:①消化道反应:放疗初期患者常有口干、大便干燥;放疗中晚期,患者可出现食欲不振、恶心呕吐;②骨髓抑制:多发生于放疗后期,表现为全身无力,血液学检查白细胞总数(WBC)下降。

直肠癌放射治疗的适应症:

直肠癌细胞对辐射损伤中度敏感,因此在直肠癌的治疗中常采用放射治疗作为综合方法之一,与手术和化疗相结合,以达到根治的目的。直肠癌的放射治疗适用于术前放疗、术中放疗、术后放疗、姑息性放疗、转移癌的治疗等。

1)术前治疗:术前放疗可减少术中肿瘤种植,降低术后盆腔肠粘连的发生率;可以缩小原发肿瘤的体积,如果肿瘤接近齿状线,可以使保留肛门括约肌的手术由原来的不可能变为可能,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可以减少盆腔淋巴结的分期,降低肿瘤的局部复发率,提高患者的5年生存率,特别是对于Dukes C期患者。

2)术中放疗:可减少局部皮肤放射损伤和局部复发。对于一些晚期病例,手术切除肿瘤病灶和淋巴结清扫后,进行大剂量全术野放疗,然后缝合皮肤。这样做可以一次性杀死残存的癌细胞,防止术后复发,延长生存时间;

3)术后放疗:可减少局部和区域复发,限制远处转移;

4)单纯根治性放疗:对于部分年老体弱的早期直肠癌患者,患有心血管疾病或其他内脏疾病,不适合手术的,可进行根治性放疗;

5)姑息性放疗:对于部分已失去根治性手术机会的直肠癌患者,仍可进行放疗,以达到抑制肿瘤发展、控制病情、延长生命的目的;

6)转移癌的治疗:放射治疗是目前为止治疗骨转移疼痛的最好方法。还能抑制肿瘤生长,延缓脑转移的生命。

直肠癌常见的手术方式有哪些?

直肠癌常用的手术方法可分为保肛手术和保肛手术两大类。首先介绍一下临床常用的保肛手术。这种手术方式有很多,希望在切除直肠肿瘤后进行结直肠吻合,这对于低位直肠癌尤为重要。(1)直肠癌经腹前切除术(Dixon手术)的切除范围:该手术需要切除足够长的乙状结肠和直肠,清扫相应的肠系膜及周围组织和相应的淋巴结。切除后行结肠直肠端端吻合术。如果吻合平面较低,可以借助吻合器进行。这种手术可以保留肛门,如果完全切除是一种理想的手术方式。(2)腹会阴联合切除术与Miles手术的区别在于会阴在齿状线处切断直肠,保留肛门括约肌及周围组织,肿瘤切除后的培根残端从会阴拉出,缝合至皮肤边缘。此术式保留了括约肌,但排便反射差,会阴切除不完全,适用于中位直肠癌。例如腹膜重叠吻合术、肛门外翻吻合术和经腹游离骶前吻合术。近年来,由于吻合器的应用,低位结直肠吻合术已较为方便,除某些特殊情况外,上述手术已很少使用;(3) Miles手术:该手术切除范围包括部分乙状结肠、全部直肠、肠系膜下动脉周围淋巴结、肛提肌、坐骨直肠窝、肛门周围直径5cm的皮肤和肛管、括约肌。切除后结肠残端为腹部永久性人工肛门,会阴伤口闭合。术中腹部游离,腹部和会阴同时手术。这种手术的优点是切除彻底,创面大,永久性人工肛门给生活带来不便。因此,近年来有人设计了一些手术方法,如股薄肌替代括约肌、结肠肌管替代内括约肌、肠套叠、骶前结肠成角等,并尝试在不切除肛门和括约肌的情况下,在会阴切口处设置人工肛门。虽然有一定的效果,但是控制排便的能力还是有一定差异的。

2.辨证论治。

1)湿热蕴结型;白头翁汤。

白头翁30g秦皮15g黄连3g黄柏9g红藤15g败酱草15g苦参15g马齿苋15g木槿花12g猕猴桃根30g。

2)瘀毒内阻型:葛夏逐瘀汤加减。

桃仁9g红花9g赤芍9g当归9g川芎6g五灵脂9g香附9g延胡索15g莪术15g美甲9g土茯苓30g

3)脾虚气滞型:香砂六君子汤。

木香6g砂仁3g党参15g白术12g茯苓12g陈皮6g八月萨格勒布12g枳壳9g乌药9g绿萼梅9g沉香9g。

4)脾肾阳虚型:理中汤加减。

党参15g炒白术12g炒姜炭3g肉豆蔻9g补骨脂12g五味子6g吴茱萸3g附子6g肉桂3g。

(5)肿瘤局部冷冻、激光和烧灼可用于治疗伴有不完全性肠梗阻征象的晚期直肠癌患者。可尝试肿瘤局部冷冻或烧灼(包括电灼和化学烧灼),使肿瘤组织收缩或脱落,暂时缓解梗阻症状。近年来,开展了激光治疗。出血时,用功率为65w的nd-yag激光在不同点照射局部肿瘤组织。出血时,用40w的功率在出血点周围聚集照射止血,每2 ~ 3周照射一次。个别病例肿瘤可缩小,可暂时缓解症状。可作为一种姑息治疗方法。

(6)转移和复发患者的治疗

虽然手术可以切除肿瘤,但仍有癌残留、区域淋巴结转移,或者血管内有癌栓,复发转移的概率很大。

1.局部复发的治疗如果局部复发病灶局限,其他部位无复发或转移,可进行手术探查切除。如果复发病灶局限于会阴切口中心,且两侧均未延伸至坐骨结节,则有可能进行广泛切除。如果会阴结节或肿块是延伸至会阴下极的盆腔复发性病灶,则不适合手术。因为不能完全切除病灶,切除肿瘤组织,留下长久的伤口。

盆腔复发病灶的放疗,疗程20gy(2000rd),可暂时缓解疼痛症状。

2.癌症转移的治疗近年来,许多研究证实,直肠癌转移的手术切除效果并不像最初认为的那样悲观。如果能在肝转移的同时切除原发病灶,可以提高生存率。对于单个转移灶,节段或楔形切除是可行的。如果有多个肝转移瘤不能手术切除,结扎肝动脉使肝肿瘤坏死,然后通过肝动脉远端插入导管注射氟尿嘧啶和丝裂霉素。肝动脉栓塞也可用于显著缩小肿瘤体积。但对有明显黄疸、肝功能严重异常、门静脉梗死及65岁以上的患者禁用上述治疗。放疗可以改善部分患者的症状。

(7)放射治疗能有效减少肿瘤的局部复发。

术前术后放疗是可行的。术前放疗可提高手术疗效,降低患者术后复发率;术后放疗可以杀死残留的微小病灶。同时适用于晚期患者或术后复发患者。

(8)免疫疗法尚无定论。

(9)直肠癌的基因治疗还很遥远。

能有效减少肿瘤的局部复发。

【编辑此段】如何预防直肠癌

因为直肠癌的病因并不完全清楚,所以至今没有特别的预防方法。下面列出的预防措施主要是为了减少癌变的机会,对患者进行早期发现和治疗。

(1)、积极防治直肠息肉、肛瘘、肛裂、溃疡性结肠炎和慢性肠道炎症刺激;对于多发性息肉和乳头状息肉,一旦诊断明确,应及早手术切除,减少癌变机会。

2、饮食要多样化,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不偏食,不挑食,不长期吃高脂肪、高蛋白的饮食,经常吃一些含有维生素和纤维素的新鲜蔬菜,这可能对预防癌症有重要作用。

(3)、防止便秘,保持大便通畅。

(4)高度重视定期癌症筛查,注意随时自查,提高警惕性,发现“预警信号”后及时诊治,做到早发现早治疗,提高直肠癌生存率。

直肠癌的用药原则:

术前口服庆大霉素、红霉素、卡那霉素、甲硝唑准备肠道,大量饮水补充肠内营养药物。

除了术中和术后持续输注和应用抗生素外,还应根据具体情况输注人血白蛋白。

如出现术后并发症,除调整敏感抗生素的使用外,还需加强支持和对症治疗。

[编辑本段]直肠癌的护理措施及术后护理

[护理措施]

1,术前护理

(1)心理护理:需要永久性人工肛门时,会给患者带来不便和精神负担。要关心病人,说明手术的必要性,让病人以最佳的心理状态接受手术治疗。

(2)加强营养,纠正贫血,增强机体抵抗力。尽量给予高蛋白、高热量、高维生素、易消化、低残留的饮食,增加对手术的耐受性。

(3)充分的肠道准备,增加手术的成功率和安全性。

(4)术前3天给予肠道抗生素,抑制肠道细菌,预防术后感染。

(5)术前3天给予补液,术前1天禁食,减少粪便,易于清肠。

(6)术前1天进行全肠道灌洗,同时观察灌洗效果。

2、术后护理

(1)观察患者生命体征及病情变化,观察伤口出血情况。

(2)手术后,禁食胃肠减压至肠道蠕动恢复后即可进食。饮食要循序渐进。

(3)保持引流通畅,遵医嘱定期冲洗引流管。

(4)长期留置尿管者应每日清洁尿道口,防止尿路感染。

(5)保持造口周围皮肤清洁干燥,涂氧化锌软膏或紫草油。

(6)人工肛门的护理。

[健康教育]

1,给患者饮食指导,肠道蠕动恢复后才进食。以易消化的食物为主,避免太稀或粗纤维太多的食物。多吃豆制品、鸡蛋、鱼等。,使大便干爽易清洗。

2.教导患者适当掌握活动强度,避免过度活动增加腹压,造成人工肛门黏膜脱垂。

3.让患者掌握人工肛袋的使用方法。使用肛袋前,要用清水冲洗周围皮肤,并随时清洗肛袋,避免感染,减少异味。

4、指导患者掌握人工肛门的护理,定期指扩,如发现狭窄或排便困难,及时到医院复查。

[编辑此段]直肠癌的风险人群

结直肠癌是指发生在盲肠、升结肠、横结肠、降结肠、乙状结肠和直肠的癌症。是最常见的恶性肿瘤,在各类恶性肿瘤中排名第三。近年来,我国大肠癌发病率呈明显上升趋势,仅上海的发病率在20年间就增长了2 ~ 3倍。特别值得注意的是,年轻人患大肠癌的比例在增加。虽然医生认为大肠癌的增加与饮食中脂肪含量的增加有关,但确切的原因尚不清楚。目前,医学界已知一些疾病与大肠癌密切相关,患有这些疾病的人被称为大肠癌的高危人群。因此,从预防和早期诊断的角度了解这些疾病和弱势群体是非常有益的。

大肠息肉:息肉是一种从肠粘膜上生长出来的赘生物,大小、形状、数量、位置不一。40岁以上中老年患者较多,息肉随年龄增长而增多。这种疾病可以通过结肠镜检查来诊断。息肉的起源可分为两类:腺瘤性和增生性(炎症性)。已知腺瘤性息肉,尤其是直径大于1 cm的多发性腺瘤性息肉,癌变风险较大,称为大肠癌癌前病变,必须切除。腺瘤性息肉患者即使治愈了,也要定期复查,看有没有复发。

溃疡性结肠炎:一般不是结肠炎,主要症状是反复出现脓血。结肠镜检查显示结肠炎伴“口疮”样溃疡。溃疡性结肠炎癌变概率比正常人高5 ~ 10倍,尤其是年轻时就已发病,且病变一直活跃,病变范围广,病程超过5年者,癌变风险更大。值得注意的是,近年来,我国溃疡性结肠炎患者明显增多,由其引发的癌症患者也有所增加。

日本血吸虫病:此病流行于我国南方的长江以南地区。日本血吸虫虫卵长期存在于大肠黏膜内,刺激肠黏膜导致癌变。与无血吸虫病地区相比,重灾区大肠癌检出率高12.3倍。

盆腔放疗:子宫、卵巢癌患者经常接受放疗,直肠癌发病率比普通人高4倍,尤其是10年后接受过放疗且剂量较大的患者。

以前患过大肠癌的患者:约2% ~ 11%的大肠癌患者在治疗第一个癌灶后,出现第二个原发性大肠癌灶(不复发),称为异时多发。因此,患者不应该因为接受了治疗就高枕无忧,而应该定期复查。过去做过卵巢癌和乳腺癌手术的人,或者做过输尿管乙状结肠吻合术的人,也是大肠癌的高危人群。

大肠癌患者家属:有家族史的患者大肠癌发病率比无家族史者高3倍,除遗传因素外,可能与饮食习惯相同有关。

其他:胆囊切除术后的患者、小肠吻合术后的患者、石棉加工业和纺织业的工人也是高危人群。

直肠癌患者的饮食原则

肠癌患者的饮食要多样化,不偏食,不挑食,不长期吃高脂肪高蛋白的饮食,常吃富含维生素的新鲜蔬菜和抗癌食物。如西红柿、深绿色和十字花科蔬菜(芹菜、萝卜、白菜、芥菜、萝卜等。)、豆制品、柑橘类水果、麦芽和谷类、洋葱、大蒜、生姜、酸奶等。

直肠癌患者的饮食原则

(1)结肠直肠癌患者腹泻反复、持续,消化能力较弱,应给予易于消化吸收的食物。

(2)大肠癌患者常有便血,晚期患者常有大量便血,应少吃或拒绝接受刺激性、辛辣食物。

(3)慢性腹泻或晚期患者长期发热、出汗、津液受损,应多喝水或汤,主食可为粥、面等半流质云南饮食。

(4)患者常出现食欲不振、恶心甚至呕吐等症状,宜清淡饮食,忌油腻。

(5)大肠癌晚期患者长期腹泻,便血,发热,大量丢失营养和水分,形体消瘦,体重下降,气血两虚,应服用营养滋补、多汁的药膳。

[编辑此段]直肠癌饮食小贴士:

直肠癌少吃烟熏食物,油炸食物,太辣,太刺激,不易消化的食物。

(1)从饮食中摄入的动物脂肪越多,溶解和吸收致癌物质的风险就越大。

(2)高脂饮食可使肠内胆汁酸分泌增加,对肠黏膜有潜在的刺激和损伤。如果你长期处于这种刺激和损伤中,可能会诱发肿瘤细胞的产生,导致大肠癌。

饮食建议1

(1)少吃或不吃富含饱和脂肪和胆固醇的食物。包括猪油、黄油、鸡油、羊油、肥肉、动物内脏、鱼子、鱿鱼、墨鱼、蛋黄、棕榈油和椰子油。

(2)植物油、花生油、大豆油、芝麻油、菜籽油等。每人每天被限制在大约20到30克,大约2到3汤匙。

(3)不吃或少吃油炸食品。

(4)适量食用含单不饱和脂肪酸的食物,如橄榄油、金枪鱼等。

(5)烹调时避免动物性食物和植物油过热。

(6)膳食纤维的摄入。预防大肠癌的主力军增加膳食纤维的摄入,可以降低大肠癌的发病率。原因可能是膳食纤维具有很强的吸水性,可以增加粪便的体积,使粪便定型,方便排便,降低肠道内致癌物的浓度,从而降低患大肠癌的风险。

饮食建议2

(1)每天摄入30克以上的膳食纤维。

(2)多吃富含膳食纤维的食物。如魔芋、大豆及其制品、新鲜蔬菜水果、藻类等。

(3)在保持主食量不变的前提下,用一些粗粮代替面粉和大米。

(4)维生素和微量元素的摄入。维生素和微量元素起着重要的作用。科学研究表明,维生素A、β-胡萝卜素、维生素C、维生素E和微量元素硒都具有预防恶性肿瘤的潜在功能。

饮食建议3

(1)多吃新鲜蔬菜和水果,补充胡萝卜素和维生素c。

(2)多吃核桃、花生、乳制品、海鲜等。适量补充维生素E..

(3)注意摄取麦芽、鱼、蘑菇等富含微量元素硒的食物。

(4)如果由于各种原因难以保证上述食物的摄入,可适当补充维生素和矿物质混合物。

[编辑此段]直肠癌常见并发症

1,肠梗阻肿瘤增大可导致肠道狭窄,肠内容物通过障碍,而导致机械性肠梗阻。

2.肠穿孔有典型的急腹症临床表现,如腹肌紧张、压痛、反跳痛,X线平片显示鼻中隔下新月形游离气体,可初步诊断。

3.出血急性大出血是结直肠癌罕见的并发症。

放射治疗的常见并发症

放射治疗的并发症包括局部损伤和全身损伤。局部损伤包括放射性皮炎、放射性肠炎、放射性骨炎等。全身性损伤包括消化系统反应和骨髓抑制。

1)局部损伤:①放射性皮炎:辐射初期,皮肤红痒,类似日光性皮炎的变化;辐射中期皮肤色素沉着、增厚、粗糙,毛孔粗大、发黑;辐射后期,皮肤褶皱和腹股沟区可出现湿脱皮、局部皮肤水肿、水疱、溃烂、糜烂甚至溃疡。②放射性肠炎:放射中晚期患者可感到腹部不适,进食或饮水后会加重,严重者可出现肠梗阻。这是由于在辐射损伤下肠粘膜充血和水肿;③软组织纤维化:出现于放射晚期,常表现为局部组织硬化,正常组织失去弹性;

2)一般不良反应:①消化道反应:放疗初期患者常有口干、大便干燥;放疗中晚期,患者可出现食欲不振、恶心呕吐;②骨髓抑制:多发生于放疗后期,表现为全身无力,血液学检查白细胞总数(WBC)下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