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省最小的县是

佛坪县!位于陕西省汉中市东北部。

佛坪县位于秦岭南麓,是中国自然地理的南北分界线。位于陕西省汉中市东北部,东与安康市宁陕县、石泉县接壤,北与xi市周至县、宝鸡市太白县接壤,西南与洋县相连,距汉中150公里,距Xi安200公里。古有罗罗、伍兹公路,现有108国道、西汉高速公路穿境而过。佛坪于清道光五年(1825)设堂,1913改县。几经合并变更,于1961恢复县制。全县辖7乡2镇,59个行政村,1个居委会,人口3.5万,总面积1.279平方公里。佛坪是“大熊猫之乡”、“中国山茱萸之乡”。

境内自然生态原始古朴,自然独特。在东经109 41′—108 16′和北纬33 16′—33 45′之间。海拔515m至2904m,属亚热带北缘山区暖温带季风气候,冬无严寒,夏无酷暑,年平均气温11.5℃,年平均降水量938mm。特殊的地理位置和复杂的气候条件,孕育了自然独特的生态系统,山川溪流,珍禽异兽,鸟语花香。唐代著名诗人岑参在一首惊叹罗罗古道的诗中写道:“峰小天小,亭将见午初。月上留宿,云上满车。”原始古朴的自然生态保护良好,森林覆盖率高达87%。是国家生态示范县。

佛坪自然资源丰富,尤其是野生动物和生态旅游资源。佛坪被誉为天然生物基因库,现已发现野生脊椎动物433种,其中大熊猫、扭角羚、金丝猴等国家一级保护动物13种,二级保护动物39种。大熊猫在野外的分布密度居全国首位,是公认的秦岭亚种,有国家级自然保护区重点保护大熊猫。佛坪自然保护区先后三次获得国际组织的正式认可:1992被全球环境基金确定为具有重要全球保护意义的A级自然保护区和“中国人与生物多样性保护行动”最高优先级生物多样性保护区,2002年被世界旅游组织——“绿色地球21”,2004年被批准加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现已发现5门180科2000多种高等植物,其中包括野生红豆杉群落、庙台槭、三叶草等23种珍稀濒危保护植物。现已发现野生中药材1000余种,是珍贵中药材山茱萸的道地产区。

佛坪的生态旅游资源得天独厚。国宝、大熊猫、原始森林、奇山怪水、珍稀动植物被称为“四绝”,是省内公认的5A级旅游资源。佛坪还有丰富的森林、水电和矿产资源。森林资源属于原始状态,森林蓄积量大。全国有大小河流240多条,总流量165438+7600万立方米,水电储量10.4万千瓦,可开发51万千瓦。是长江中上游“南水北调”水源保护地和陕西“引汉入渭”工程引水点。已探明的矿产资源有20多种,包括黄金、大理石、石英、云母、水晶、石墨、刚玉、花岗岩等。

近年来,该县坚持把保护和发展自然生态作为立县富民之本、发展之源。以绿色中药、生态旅游两大特色产业和大熊猫、山茱萸两大品牌为重点,大力实施“药兴县、旅游强县”战略,努力构建具有地方特色的县域经济体系。以山茱萸为主导的绿色中药材产业逐步壮大,生态农业发展加快。佛坪是我国山茱萸的主产区,以果大、肉厚、色泽鲜艳、药用活性成分高而闻名。先后被认定为“全国山茱萸标准化种植示范基地”、“陕西省中药材标准化种植基地县”,被命名为“中国山茱萸之乡”。全县已发展到300万株山茱萸8万亩,年产干山茱萸600多吨,并获得GAP认证和原产地标志注册。以板栗、核桃为主的干果产业,以生猪、土鸡、养蜂为主的养殖业,以食用菌、香菇为主的粮食生产,以水稻、玉米、土豆为主,也具有一定的规模和特色。围绕农产品加工、旅游配套产品开发、水电和矿产资源开发,一个新的产业体系正在形成。山茱萸饮片、山茱萸保健酒、“农家香”系列绿色食品、旅游纪念品、软木橡胶、碳化硅棒、大理石等产品深受用户青睐。以旅游业为主导的第三产业逐步转型升级。佛坪生态旅游是陕西省十大旅游项目之一,是陕南旅游精品线路上的重要一环。高起点编制了旅游总体规划,建设了旅游专用道等一批基础设施。秦岭人与自然博物馆、大坪峪景区、秦岭国际狩猎场、科研观光等一批旅游产品精心包装推出。生态旅游县已初具规模。“重温千年蜀道,探访神秘秦岭,近距离接触国宝熊猫。”“关爱生态家园”的旅游宣传不断扩大,“游生态佛寺、品生态文化、购生态产品”的旅游新形象正逐步呈现在人们面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