栗子的疗效和药用配方

栗子是一种非常滋补的药物。在中医中,板栗的药用价值非常高,对脾虚、消化不良、肾虚、吐血、腹泻等疾病有非常好的治疗作用。栗子可与其他中草药或配料混合制成中草药方剂,既能补肾益气、强筋骨,又能健脾胃。

栗子的治疗作用

板栗具有极高的食疗作用,其营养元素包括淀粉、蛋白质、脂肪、B族维生素等,可治疗高血压、冠心病、动脉硬化、骨质疏松等疾病。同时,常吃对长期难以愈合的儿童口腔溃疡和成人口腔溃疡有好处。栗子在中医上有健脾和胃、补肾强筋、活血止血的功效。板栗对肾虚也有很好的疗效,所以又被称为“肾之果”,特别是对老年人肾虚腹泻,常吃能强身健体,治病。

生栗子的维生素含量很高,可达40 ~ 60毫克,熟栗子在25毫克左右。栗子还含有丰富的其他营养成分,包括钙、磷、铁、钾等无机盐和胡萝卜素。栗子中的碳水化合物含量很高,可以帮助人们促进脂肪代谢,养胃。栗子还含有丰富的维生素C,可以促进牙齿、骨骼、血管肌肉的正常运作。

栗子的药用配方

1,栗子蛋糕

栗子200克,糯米粉50克,糖50克,瓜子10克,松子10克。栗子去壳,水煮开,加入糯米粉和白糖,揉匀,放入热屉蒸熟,取出时撒上瓜子和松子。栗子蛋糕很适合老年人。栗饼味甘糯,具有健脾益气、养胃强筋壮骨、补虚的功效。适合老年人,腰膝酸软,不愿意吃饭的人。

2.栗蓉

栗子500克,糖适量。将栗子去皮,晾干,磨碎。取适量栗子粉加水煮成糊状,加糖。将栗子煮成糊,可以健脾和胃,治疗小儿腹泻。栗子糊具有健脾和胃、润肠的功效,对小儿腹泻有很好的辅助治疗作用。

3.板栗羊肉汤

栗子250克,红小豆和糖1000克,羊肉500克,冻粉40克。栗子洗净,略煮,去皮,再放入锅中煮熟;将红小豆用水浸泡,煮沸,搓去豆皮,过筛,再用纱布滤掉水分,制成豆瓣酱;将清水煮沸,加入冻粉煮沸,加入白糖,煮沸后滤去残渣,与豆瓣酱同煮,边煮边搅拌,至豆瓣酱粘稠时出锅;先将一半豆瓣酱倒入方盘中,再放入煮熟的栗子,将另一半豆瓣酱倒在栗子上,凝固后切成小长方块。板栗羊肉汤有益气健脾、活血止血的功效。适用于脾虚泄泻、呕血、鼻衄、便血等症。没生病的人可以健身。

4.栗子烤卷心菜

生栗子300克,大白菜500克,糖,湿淀粉,花生油。将栗子煮至半熟,取出,剥去外壳,切成两半;大白菜洗净,切成长条;锅中花生油加热,栗子略炒,然后捞出沥油;锅内热少许底油,将白菜略炒,放入栗子,加水、酱油、精盐、白糖大火烧开,转小火至熟,用湿淀粉勾芡,即可食用。栗子炒白菜有健脾补肾止血的功效,适用于脾胃虚弱、食少便血、神疲乏力、肾虚腰膝酸软、便血、坏血病等病症。

栗子吃起来很甜。可以煮粥,可以炖汤,也可以炒菜。以上,我们介绍了栗子的食疗功效和药用配方。栗子是一种非常健康的食物。对小儿腹泻、老年人肾虚引起的腰腿麻痹、男性阳痿、肾虚等有非常好的滋补作用。栗子可以生吃治疗肾虚,也可以用来煮粥补肾壮筋骨。在多年的历史发展中,我国人民制定了许多板栗保健食谱,可以帮助人们滋补身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