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节药剂科质量与安全总结
在院长和药事委员会的领导下,认真执行药事管理的各项规定和相关文件。以下是第二节药剂科质量与安全总结。我们来看看吧!
第一章:第二节药剂科质量与安全总结检查依据:1。三级综合医院药学与药品使用管理与持续改进评价标准实施细则(2011版)。
2.黔南州人民医院药剂科20xx《医疗质量检查与考核标准(月考核指标)》
20xx年8月28日,药剂科质控小组对门诊西药房、急诊药房、住院药房、门诊中药房、西药仓库、中药饮片仓库进行医疗质量安全检查。检查结果总结如下:
一.总体情况
1.药房、仓库环境整洁,陈列药品的容器(架)整洁、布局合理,药品分类合理,存放位置固定、有序,符合规定要求;药品标签规范清晰。特殊管理的药品按有关规定存放,如麻醉药品、第一类精神药品存放在专用仓库或专柜(保险柜),高风险药品集中存放,并有统一标志(黑底白字)。西药仓库温湿度控制设备及各药房冰柜运行正常,有每日温湿度记录和药品定期维护记录。
2.过期药品各科室有相关管理制度和处理流程,根据药品的有效期和批号,及时妥善处理过期和不适宜的药品。比如西药仓库会将临近失效药品的预警通知到各个科室和药房,由专人负责临近失效药品的上架(有登记和预警)。
3.随机抽查各科室10种药品的符合率,核对药品架上药品的实物量后在电脑上记账,急诊药房硫酸阿托品注射液(1ml/片)的记账除外。
操作员(小于12),其他部门核对药品账目是否一致。麻醉和精神药品各科室管理符合相关规定,各种帐、簿、记录簿登记及时,交接记录完整,药品帐物相符。
4.查看门诊药房、急诊药房、中药房的处方审核制度和调剂核对制度:①值班人员能严格执行处方调剂的相关工作制度和操作流程,在调剂药品时对患者给予相应的用药说明和指导,并耐心解答患者提出的问题。②随机抽取门诊药房、急诊药房、中药房开具的50张处方,检查处方的合理性。结果有1张处方不适合急诊药房(用法用量不合适),1张处方不适合门诊药房(无适应症药物),中药房未发现不合理处方。③检查中药剂量包装:检查值班贾春龙的称量误差(1平方3剂),符合要求(每剂重量差不超过?5%)。
5.工作人员对相关制度、操作流程、工作职责的了解,比如问各个部门的值班人员?四张支票和十双?制度、处方审核制度、处方调配核对制度、岗位职责、药品储存制度、处方药适宜性审核内容等问题基本都能得到解答。
6.检查各科室拆零药品:①有集中存放场所,拆零药品原包装标签保存完好,无受潮霉变现象。②门诊药房,呋塞米片(有效期:20xx 10个月)和肾上腺皮质腙片(有效期:20xx 12个月)有有效期,有注册但无警示牌。③急诊药房己烯雌酚片(有效期:20xx年8月)即将到期,无注册和警示标志。④住院药房未发现问题。
第二,持续改进
1.6个月门诊处方质量检查,7、8月份处方合格率仅为53%。
门诊处方审核合格率上升至94%,本次检查处方合格率上升至98%(1/50),说明药师加强处方审核,严格执行处方?四张支票和十双?审核制度和发现问题及时与医生沟通,大大提高了门诊处方的质量,但仍存在诸多不足。主要原因是部分医生对处方书写的规范不够重视,如医生诊断书写不规范或不完整,特别是一些病因复杂或同时患有几种疾病的患者,超诊断用药,药物与诊断不符,药师难以审核处方药物的适宜性;少数药剂师对处方审查不严。出现不合格处方时,药师让患者找医生修改,让患者觉得麻烦。有的医生投诉把不合理的处方退给药师,导致医患、药患矛盾。因此,规范处方管理,提高医院合理用药水平,需要医生和药师的密切配合和不懈努力。
2.分装药品是指根据医疗需要,在最小包装单位中不能明确标明名称、规格、用法、用量、有效期等内容的药品。拆方药品应存放在拆方专用架(柜)内,不能与其他药品混放,并保留拆方药品原包装的标签。专人定期清理,对有近期效应的药品及时登记处理并警示。发放药品时,请尽量标明药袋的名称、规格、用法、用量和有效期。
3.因工作时间变化,门诊药房根据需要修订了麻醉药品和第一类精神药品交接制度,完善了交接登记管理;急诊药房对名称相近、外观相近、包装相近的药品摆放位置进行了调整;中药中的罂粟
贝壳药方预录日期已填写完整;麻醉药品、第一类精神药品的验收记录簿和西药仓库的出库登记簿已及时登记,记录完整。
4.现在中药饮片仓库的中药饮片大部分都是密封的(1-2kg/袋),方便存放和维护,减少霉变、虫蛀、吸潮现象。
5.各部门要加强对药事管理法律法规、相关规章制度、操作规程和岗位职责的学习,特别是对《处方管理办法》、《麻醉药品和精神药品管理条例》、《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管理办法》、《医院处方点评管理规范(试行)》的学习,进一步提高知晓率。
受检部门负责人:
药剂科质量控制小组:
?
第二部分:第二季度药剂科质量安全工作总结一、业务经济指标完成情况:
第二季度完成182356业务指标;经济指标:29833635元,占年度总额的24.4%。基本与上季度持平。
二、工作业绩:持续改进药品质量控制
1.药品质量管理体系。首先,保证药品验收相关制度的执行,各药店会对收到的药品进行现场验收,核对电脑、出库单、药品扫码,并保存,保证请购药品数量进入各药店库存。仓库工作人员要定期收集进口药品的口岸检验报告,核对各药房的出库情况,确保账实及时相符。
2.临床药师每月对各科室小药柜的管理和使用情况进行检查,检查麻精药品的登记和交接,检查药品数量,检查高级药品的分类存放,检查药品的有效期,分析存在的问题,督促改进和总结,形成PDCA循环。
3.门诊和住院药房组长每周检查准备的药品批次,做好登记,按顺序摆放药品,近期药品放在前面,长期药品放在货架位置的后面,确保药品批次按先进先出调整。对于涉及批号管理的药品,应在药品前面放置标志,标明有效期,以便于药品的核对和准确调整。
4.药品退货管理系统。按照药品退货管理流程。
5.门诊和住院重新包装的药品应在口袋上标明原包装的批号、有效期。
和包装日期。?门诊和住院。
6.所有药房都记录、分析和改进发药差错,形成PDCA。?门诊和住院药房。
7.临床药师审核处方,重点关注超出说明书的情况,发现使用异常的情况,及时反馈给医务部。?门诊和住院。
8.临床药师要在公告栏上公示新购药品和重点药品的说明书,让大家掌握剂量、用法、使用证明和不良反应。
9.患者自带药品的使用情况。比如如何保证自购白蛋白血液制品的安全使用?。由于白蛋白短缺,患者自己购买。为了保证药品的安全性,必须有购买地和药品质量检验报告的支持。
10.为保证优先使用国家基本药物目录,药库工作人员每季度应对现有库存进行审核,对滞销品种和新购品种进行登记,并保持动态平衡。
11.每季度对全院药品质量与安全进行总结分析。
12.各部门每季度对质量控制指标的执行情况进行分析和评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