童军老人的记忆
《居云》:“桐庐县在兖州,亦名之。”(见上海古籍出版社根据福建大道五年本影印的《居平声》卷一《东(韵)通》第一篇。)
今天,兖州在隋朝被称为周目。其地名建立于唐武德四年(621)。历史上兖州地名多次更名。比如民国时期属于浙江建德县,治所在桐庐县西九乡。据《桐庐县志》(通渭《桐庐县志》卷四《杂志样寺》,康熙二十二年出版)和《浙江通志》(浙江通志卷六十七《杂志十一五传》、《四库全书》)中的记载和相关资料,童军寺自建成至今已经历了约900年的历史。
◆11世纪:元丰涧(1078 ~ 1085)最早由桐庐县令徐友宜在本县童军山顶修建。那时候,山湾里有两棵小桐子。祠堂建成后,堂内绘有童军画像,并有一些名人题写的诗词,包括“山中百药同年录,双桐打下”这句话
◆12世纪:12世纪初,孙靖楚继位桐庐郡时,将殿中童军的画像改为雕像,并添加了一些名人题写的诗句。然而,到了14世纪的元朝末年,童军寺因火灾遭到严重破坏,其旧貌已不复存在。
◆13世纪:元朝时,桐庐县令张可久再次捐资重修童军寺(张可久重修童军寺曾得到明朝徐方的称赞。详见下文“诗词书画题记”一节)。
◆14世纪:明朝建国后,14世纪中后期(即洪武时期,1368 ~ 1398)重建童军寺,但规模较小。并于15年底(即成化室,1465 ~ 1458)再次废庙。
◆65438+6世纪初:65438+6世纪初(即嘉靖初年,1522),桐庐县令张颖大规模重修童军庙旧址。建成后殿内悬挂大钟,每天早晚定时撞钟,由道士主持。经历了这么多年,庙又塌了。
◆65438+6世纪后期:65438+6世纪后期(万历五年,1577),桐庐知府李绍贤捐资重建。
◆17世纪:17世纪初(即万历三十年,1602),桐庐县令杨侗捐资重修一遍,并在寺内增设了晋末地方著名学者戴青的塑像。
◆18世纪:约18世纪(清康熙年间)童军寺再次重修,但已不见方志记载(据申屠单荣等人的《聪明桐庐》,浙江人民出版社出版)。
◆20世纪:1979年童军重建一次。
为了宣传以为首的采药治病的历史,故里的人们除了修建祠堂、供奉神像、祭祀之外,还用和童两个字来命名生活中的事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