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种植沙参
1.人参对生长环境条件的要求
人参是一种凉爽、湿润、耐阴的药用植物,既怕滞水,又耐干旱,且避免阳光直射,对生长环境条件要求严格。
(1)土壤:人参要求沙土腐殖质丰富,土层深厚,质地疏松,透水性强,排水良好。森林腐殖土最好,中性或微酸性土壤更好,碱性土壤不适合种植。
(2)水分:人参对水分要求严格,喜水怕涝。水分过多,当土壤湿度超过60%时,会造成土壤中空气不足,影响人参的根系呼吸,容易感染病害,烂根。如果含水量过小,当土壤含水量低于30%时,会造成人参根系水分扩散,使人参须根干枯,导致产量下降。人参的生长期需要适宜的土壤水分,春季土壤水分应保持在40%左右,夏季45%-50%,秋季40%-50%,全年40%-50%。
(3)光照:人参是喜阴植物,喜散射弱光,怕阳光直射。光照太强,植株矮小,叶子又厚又黄。光照太弱,植株又瘦又高,叶子又薄又暗绿色,生长异常。所以在人参栽培中要遮阴,调节透光率,避免直射强光,利用散射光和折射光。
(4)温度:人参怕高温和寒冷。人参生长发育过程中,平均温度为15-20℃,当温度高于30℃或低于10℃时,人参处于休眠状态。在冬季-40℃的严寒中越冬也是安全的。人参再生芽在春季地温10℃以上即可萌发生长,但最怕早春“缓阳冻”(即气温忽升忽降,地表冻融),易造成冻害和根皮损伤(“破肚”)。播种后苗期温度应在10℃以上,1-2年生温度应在12℃以上,生长期最适宜温度为20-25℃,叶片在36℃以上的烈日下会焦枯。低于-6℃,茎会失去生长功能。
(5)肥料:人参喜欢肥料,但怕肥料不分解。我喜欢有机肥和无机肥,但又怕施用未熟的粪肥,施肥后土壤缺水,导致人参烧根。
2.人参品种
主要栽培品种有达玛亚、尔玛亚、卷柏、佛手柑等,其特点是主根短、生长快、抗病性强、产量高。尔玛亚主根细长,产量略低于达玛亚。圆臂筘和线筘丰满美观。
3、人参栽培技术
3.1室内盆栽
盆栽一般可选择30cm左右高的圆形陶罐,每罐2-4株,一般需要培育3-6年。最好使用山坡上的腐殖土作为盆土,或者6份腐殖土、2份园土、2份河沙进行混合调节。这种培养土壤疏松,渗透性强,排水性好,有利于根系培养。
3.2土地选择和准备
选地:选择栎、椴树、桦树等阔叶林,或与阔叶树的混交林、灌木种植人参,老参地或荒地也可开垦利用。土壤要排水良好,富含腐殖质、磷、钾肥,以森林灰土、生活黄土、花岗岩风化土最好,石灰浸土、碱土不适合种植人参。山区要阳光充足,坡度10-35度。
清理场地:立秋前后砍伐小杂木,挖树根,割草,挑选遮荫棚材料。树枝和柴火晒干后用火烧,可以烧掉一些病菌和虫卵,增加钾磷肥的施用。
整地:用土填满树坑,翻起并向边界方向扣腐殖质层。然后打碎细土块,挑出石头、树根、针虫等害虫,再第二次翻土。树根必须清理干净。土地翻耕整地,当年就可以种人参了。但最好在种人参前翻地1年,让土壤闲置1年;或者春末夏初翻土,种下后再精心整地。
土壤消毒:播种前,每平方米用50%地菌灵7g对土壤进行消毒。
制作边框:根据地形选择合适的边框方向,然后制作边框。高度15-33cm,宽度1.2-1.8m,长度视地形而定,一般20-50m。在边界留1-2.7m的工作通道,以便操作和通风。边框中间略高,两边略低。同时要挖排水沟和出水口。沟渠的深度与边界的底部持平,宽度取决于降雨量。
3.2.1加速发芽
室外催芽法:选择背风向阳、排水良好的地方,挖一个约22cm深的平底坑,长短宽窄视种子数量而定,坑内放一个无底的木箱,或坑四周嵌木板。挖好排水沟后,将干种子在室温水中浸泡24-48小时,取出,适当浇水,与2-3倍的河沙混合均匀,倒入坑中,盖上15cm厚的土,如瓦背,再盖上芦苇帘或遮荫棚,防止暴晒和雨淋。温度控制在20-25℃。半个月拌1次,适当加水。2-3个月后就可以播种了。
室内催芽法:处理方法与室外催芽法基本相同。不同的是,种子是放在有底的木箱里,便于移动。大约二月以后,种子裂开,可以播种了。3.1.2播期
春播:4月中旬至5月初播种发芽的种子。
夏播:在7-8月播种当年收获或贮藏的种子。播种前用清水浸泡干种子24小时。
秋播:9月冰冻前播种加速发芽。
3.2.3播种方法
播种:开沟深约4厘米,均匀播种,覆盖细土,每平方米填充20-25克种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