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用西医治疗白塞氏综合征?
①局部使用类固醇激素。如果用于溃疡形成的前驱期,它对口疮性溃疡有效。最有效的制剂是口服基质制成的0.1%曲安奈德乳膏、2.5mg氢化可的松琥珀酸钠片和0.1mg倍他米松戊酸盐片(后两种水合浆),可应用3 ~ 4天,也可用于治疗眼病。对于各种眼炎,多在眼周局部注射泼尼松龙、氢化可的松注射液、曲安奈德注射液,症状较轻者可局部使用可的松眼膏。
②抗生素局部治疗。如洗必泰漱口水、呋喃西林漱口水;庆大霉素雾化吸入;1%利福平口腔溃疡膜;两分钟后吞服四环素胶囊;吡哌酸、诺氟沙星和环丙沙星对治疗复发性口疮有效。
除激素软膏外,外阴溃疡还可以用一定浓度的抗生素液配制温水坐浴。眼炎也可以用利福平滴眼液和卡那霉素滴眼液治疗。
局部溃疡也可采用紫外线照射等物理疗法控制溃疡恶化。
(2)系统疗法
①精神支持疗法。
②查找病因,治疗原发病。
③全身皮质类固醇治疗。
④全身使用免疫抑制剂。
⑤全身使用免疫调节剂。
⑥其他系统疗法。
中医药治疗的白塞氏病是一种以复发性口腔溃疡、生殖器溃疡、眼部病变和皮肤血管损害为特征的全身性疾病,易累及多系统。现代医学研究表明,该病与自身免疫异常、白细胞增多和内皮细胞损伤有关。
白塞综合征的基本病理改变是血管炎。患者血小板聚集性增强,血液粘度增加,血流减慢,血沉加快。由于免疫复合物沉积在细胞基底膜上,血管壁内膜纤维增生,血管壁增厚,导致管腔变窄。急性期渗出性病变,管腔充血,管壁水肿,内皮细胞肿胀,易导致血栓形成,血管炎是血管壁纤维素变性,中性粒细胞和红细胞溢出,细胞碎裂所致。免疫复合物广泛沉积在血管细胞基底膜表面,也可发生坏死性血管炎。除了口腔、眼和生殖器疾病,心血管、肺、消化道、神经系统、关节、肾脏、附睾等,所有血管都可以受累。
西医治疗此病的常用方法是对症治疗,即消炎止痛。为了控制疾病,使用糖皮质激素和细胞毒性药物,如免疫抑制剂。但其治疗效果并不理想,且副作用较大,往往使患者难以坚持治疗。由于该病的顽固性、反复性和复杂性,目前大多数医务工作者对其认识不足,患者本身在早期也没有给予足够的重视。确诊后,患者担心西药带来的毒副作用,导致大部分患者治疗不规范,复发率高。很多患者没有有效控制病情,抑制自身免疫炎症,导致病情进一步发展。一些患者长期遭受虐待,导致多器官损伤。
根据该病的病理特点,运用中医辨证论治。其中治疗本病主要采用一清二益三化四补等新方法,效果很好。
所谓清,就是清热解毒;二、利尿排浊,即清肝利尿;三法是活血化瘀,祛瘀通络;四修是调节免疫功能,促进溃疡面的修复。
西医方面,“一清二益三化四修”的综合作用也是清除血管细胞基底膜上的免疫复合物沉积,抵抗免疫性炎症,增加炎症血管的通透性,增强炎症细胞的趋化性,改善炎症后期的血小板聚集和纤维增生,有益于免疫功能的平衡。
现代药理学证明,清热解毒药物能直接抑制炎症反应,增强网状内皮系统的吞噬功能,提高人体产生干扰素的功能。活血化瘀类药物能改善血小板聚集,改善血液粘稠度,加快血流,增强嗜酸性粒细胞的吞噬功能,软化增厚的血管壁,清除血管内膜的免疫复合物,扩张血管,还具有促进炎症吸收,消除血管水肿,防止血管壁纤维变性,修复创伤性血管内壁,稳定血管内环境的综合作用。
因此,中医药治疗白塞氏综合征可以取得较好的疗效。既能很好的控制病情,又能避免西药带来的诸多毒副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