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个半月的宝宝得了手足口病怎么办?需要吃药吗?

你好,平时吃药,不用住院,可以在家隔离治疗。

治疗:

急性发作期

手、足、口腔粘膜布满疱疹或溃疡,疼痛、发热、烦躁,舌质红,苔白或黄,手印青或脉数。该证为外感致病病毒所致,脾胃之泪充满滞蒸。宜清热泻火,解毒凉血,用自拟清热泻火饮。药物组成:金银花、蒲公英、黄芩各65438±00克,连翘9克,野菊花、赤芍、大青叶各65438±02克,石膏65438±05 ~ 30克。高热动风者加羚羊角、蝉蜕;心气和饭都旺的人,一起领红粉;如果引起便秘,黄而生的地黄薏仁会变大;阴虚者加用麦冬、知母;风热犯肺者加桑叶、杏仁。每日1剂量,水煎两次。

恢复期

热衰退或微热。疱疹逐渐消退,食欲不振等。,这是余邪,治疗应该是调脾助运,化清。外方:谷芽、商品薏苡仁15g,蝉蜕6g,钩藤、淡竹叶9g,甘草5g。每日1剂量,水煎两次。

中医古籍中对此病并无专门记载,但根据此病的症状和特点,似乎属于中医“温病”、“湿热”、“疫”的范畴,属实证、热证。治疗方法有疏风清热、清心泻火、清热燥湿、滋阴降火。在临床观察中,本病除手足口部出现皮疹外,常伴有发热、口臭、流涎、拒食、易怒、便秘、舌红、苔黄、脉滑或指纹紫滞等症状和体征。多为外感致病病毒,内有脾胃之热所致,宜清热泻火,解毒凉血。急性期用自拟方清热泻脾饮。本方具有清热解毒、凉血透疹、燥湿除烦之功效。使用本方时,要注意停药,以防苦寒用多易伤脾胃,即待发热逐渐消退,皮疹缩小,其他并发症减轻时,改用调脾助运之药,同时要做到祛邪不伤正,邪去正气。

预防措施

预防措施主要是隔离患病儿童,加强婴儿保健,减少感染机会。同时要注意室内空气流通,温度适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