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芪简介

元代著名医学家刘指出黄芪有五大功效:“一是补虚,二是补虚;:益元气,二也;健脾胃,三也;祛肌热,四也;排脓止痛,活血生血,内托阴疽,为疮圣药。」

《本草颜回》载:“黄芪为补肺脾,强身健体,敛汗,祛风解毒之药。所以阳虚的人是从脸颊出汗来的,是表虚而不密,黄芪其实可以防出汗;伤寒的症状,可以不用邪汗来表现,就是里虚里少,正气不足,黄芪可以滋养筋骨;脓肿血崩、阳虚未愈者,黄芪可生肌;如果外阴疮不能启动,阳虚不溃,黄芪可以支持脓毒症。」

《本草正义》也说:“黄芪性温,能升阳,补中土,温中脾胃,最适合中气虚弱,脾土虚弱,清气下陷者。其功效直达人体皮肤肌肉,护养阳气,丰富表穴,这是它的特色,所以它是表虚病最神奇的药。」

黄芪在临床上应用广泛,能调理和补益体内气虚。如《华佗神方》治疗盗汗的方剂(黄芪、牡蛎、龙骨各20克,麻黄、地骨皮、桑白皮各10克,人参6克,大枣7枚,水煎),对气阴两虚、心悸气短、神疲乏力所致的自汗盗汗人群有很好的康复保健作用。

丹溪心法玉屏风散(黄芪60克,白术30克,防风30克,研成细粉,每日早晚各10克开水)具有益气固表止汗的作用,对气虚弱、卫阳自汗恶风、气短乏力或体弱易感冒者有很好的预防和治疗作用。

《脾胃论》补中益气汤能补中、升阳、解郁,对脾胃虚寒,有时低热、气短、自汗、乏力、四肢无力,以及中焦抑郁引起的迁延性腹泻、脱肛、胃下垂、子宫脱垂等颇有疗效。

现代药理实验也表明,黄芪能加强正常心脏的收缩,对于因疾病或疲劳而衰竭的心脏,其强心作用更为明显。还具有扩张全身冠状动脉和外周血管的作用,可降低血压,改善皮肤血液循环和营养状况。黄芪还具有利尿和消除尿蛋白的作用,有利于慢性肾炎的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