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药效物质基础研究太薄弱。
中药药效物质基础的研究是中药现代化的基础和关键。目前中药(包括中药材、饮片、中成药)的有效物质基础不明确,导致中药炮制原理不一致,有效成分容易流失;中药质量难以控制;中药的药理机制不明确;缺乏以中医理论为指导的药理模型,因此无法正确评价中药疗效;参考资料严重短缺。这其中最关键的原因是支撑相关研究的“中药药效物质基础”研究太薄弱。
传统的中药作用机制研究方法偏离了中药的核心理念。
分离了中药多种成分之间的有机联系。
不能体现中药多成分、多靶点协同作用特点。中药复杂系统的研究应从分子生物学向系统生物学转变,进而进一步发展新的组学技术,将定性和定量方法相结合,发展各种数据挖掘技术,建立大规模数据库,整合多组学数据。
因此,建议重视中药成分、药性、生物学功能与疾病的相关性;重视中药活性成分生物合成途径的研究;对经典中药成分生物活性的再认识:从组学角度探讨中药成分的协同作用;重视中药活性成分的分子机制;鼓励原创性研究,特别是理论突破和方法创新;加强基础与临床结合,加强应用转化。要重视学科交叉,将化学和生物学研究紧密结合起来;为每个实验室建立生物活性筛选模型的机制;建立中药样品数据库,促进我国创新药物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