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熬药

按照传统方法,将中药用冷水浸泡一段时间,然后用文火慢慢煎熬。倒完第一次煎液后,用冷水浸泡4-5小时,再小火煨一会儿,倒出第二次煎液。

但在煎服中药时,有三个健康问题:一是中药在采集和制作过程中容易混入杂质。

第二,有些中药可能含有铅、汞和硫。有关部门对含铅量超标的茶叶进行过实验,发现冲泡出来的茶汁中不含铅。如果茶汁浸泡超过1小时,铅会被浸出,茶汁中会含有超过饮用水标准的铅,这也可以作为煎服中药的参考。三是“千沸万水”的把握。

我建议对传统的煎药方法做一些改进:首先用纯净水煎药,因为普通自来水含有余氯。当水沸腾时,中药会与水中的有机物质发生反应,生成三氯甲烷这种致癌物质。中药煎的时间越长,生成的越多。入锅前,将黄芪、丹参用纯净水冲洗数次,以去除表面的许多杂质,再用开水煮熟。过一会儿,表面会浮上一层泡沫状的物质。这时候赶紧用勺子把这层污垢去掉,然后用小火再焖一会儿,然后把第一次的汤汁倒掉,再泡一会儿,然后用开水再焖一会儿,再把第二次的汤汁倒掉保温。

这种方法有几个优点:一是解决了“开水”的问题;二是可以去除很多杂质;三是可以避免铅等重金属的危害;第四,不会造成中药有效成分的流失,起到趋利避害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