鲱鱼百科全书
目录
1.生活习惯
2.形态特征
3.生长和繁殖
4.育种技术
5.经济价值
1.生活习惯
鲱鱼,学名太平洋鲱鱼,又名鲱鱼,鱼纲,鲱鱼科。身体细长扁平,体长一般在25-35厘米。嘴端位置。眼睛大,眼皮胖。上颌骨较小,上颌骨呈长方形,辅助上颌骨为2块。下颌骨、犁骨和舌头上有细小的牙齿,但上颌骨和腭骨上没有牙齿。鳃膜不与峡部相连,体细而圆,腹部钝圆,棱形鳞片小。背鳍位于身体中部与腹鳍相对,有15-17鳍,臀鳍中等长度,有18鳍,尾鳍深分叉。背部蓝黑色,腹部银白色,为冷水性远洋鱼类。吃浮游生物。适宜低温,要求系列水温在10℃以内,通常栖息于深海区,繁殖期游向近海,春季产卵,沉卵附着,孕量约3000-65438+万卵。分布于北太平洋西部,中国仅产于黄海。这种鱼的产量在历史上波动很大,用拖网和围网捕捞。体内脂肪多,为鲜食或罐头食品,鱼卵巢大,营养价值高,是重要的出口水产品之一。
2.形态特征
鲱鱼是一种侧面扁平的北方鱼类。鲱鱼一词常指大西洋鲱鱼和太平洋鲱鱼;他们曾经被认为是两个物种,但现在他们只是亚种。
鲱鱼头小,身体呈流线型;亮色,侧面闪银,背面深蓝色金属色;成年体长20~38厘米(8~15_)。它是世界上最丰富的鱼类之一。以桡足类、翼足类、其他浮游甲壳类动物和鱼类幼体为食。它们成群游动,被更大的食肉动物捕食,如鱼、鲑鱼和金枪鱼。鲱鱼可以用流网和围网(主要是拖网或拖网)捕捞。在欧洲,大部分捕获的鲱鱼被腌制在桶中或熏制出售。在加拿大东部和美国东北部,食用鲱鱼多为幼鱼,在沿海水域用鱼或围网捕捞,制成沙丁鱼。太平洋捕捞的鲱鱼大量用于制作鱼油和鱼粉,少量用于腌制或熏制。
3.生长和繁殖
鲱鱼产卵时间为65438+2月至盛夏,产卵时间取决于纬度和温度。每条雌鱼能产4万个粘在海藻或岩石上的卵;幼鱼大约两周后孵化。鲱鱼游到岸边产卵,产卵后鱼群分散。大鲱鱼场的年渔获量差异很大,因为幼鱼种群的存活率每年都不一样。幼鱼4年左右成熟,寿命可达20年。鲱鱼属的其他种(如黍或沙丁鱼)和鲱鱼科的其他种(如金绿鲱鱼和灰鲱鱼)以及各种稀有种也称为鲱鱼。还有一些其他科的鱼俗称鲱鱼,如包道鱼俗称狼鲱鱼。
鲱鱼是一种重要的经济鱼类;它的鱼类密度和个体数量是无与伦比的。可以说是世界上最大的鱼了。为什么鲱鱼能如此大量繁殖?原因是鲱鱼善于调节光线,使鱼能顺利进入各种不同深度的水层捕捉食物。
鲱鱼成群游动是非常壮观的景象。在鲱鱼开始迁徙的2-3天前,几个颜色鲜艳的大个体作为先锋开路,紧接着密集的鱼群出现在岸边。渔民可以根据岸上的水的颜色、海水的运动、鱼群出逃溅起的特殊水花以及天空中大群海鸟的盘旋和鸣叫,准确判断大群鱼群的到来。这时候就要马上下网捕鱼。
密集的鲱鱼群在海岸附近8米左右的水深中游动1-2天,然后进入有藻类的浅水区繁殖。雌鱼产卵,雄鱼排卵。鲱鱼的卵是粘卵,受精卵粘在海藻上,于是新的生命开始了。因为鲱鱼产卵场的水深只有l米左右,因为鱼太密集,上面鱼的头和背都会露出水面。雄鱼排出的大量精液使海水呈白色胶状。
为什么鲱鱼迁徙如此密集?这也是长期外部自然环境的结果。因为鲱鱼群聚非常有利于它们繁殖和有效保护幼体,同时群聚是一种集体行动,大家齐心协力方便觅食。此外,集群在防御敌人伤害方面也有积极的作用。由于鲱鱼密集地挤成一大群快速移动的线条和闪烁不定的形状,使敌人眼花缭乱,很难把注意力集中在某一条鱼上。即使敌人冲进鱼群驱散密集的队伍,也只有几条鱼被吃掉。因此,群体行动在鲱鱼的生活中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
4.育种技术
1亲鱼的选育
南美鲱鱼的亲鱼选自福建省淡水水产研究所乔蓉实验基地养殖的后备亲鱼。选择3岁以上健康、无损伤、性成熟的个体,雌鱼体重65438±0.0kg以上,在专用池塘中养殖,日投饵量为3-5%。
1.2成熟亲鱼的选择
5月下旬,选择健壮、无损伤、成熟的亲鱼分别饲养,以增加冲洗水量,刺激性腺发育。
1.1.3人工引产
催产素分为两组:(1)DOM+LRH-A2混合物。
液体,剂量为dom8mg+LRH-A210g/kg,(2) HCG+LRH-A2混合液,剂量为HCG2000Iu+LRH-A210g/kg,胸鳍基部注射一次,雄鱼剂量减半,雌雄比为2:3,放入产卵池自然产卵。产卵时间在16:00-19:00之间,第二天早上产卵。
1.4人工孵化
将收集到的受精卵移入孵化器进行流水孵化,水温22-28摄氏度,孵化时间10-25h。孵化后第三天开始给仔鱼喂食蛋黄,每天5~6次,喂食时停止通气和水流20min。2~3天后,将幼虫移至室外池塘进行培育。
2.1喷雾培养
飞溅养殖池是一个200平方米的四面用砖砌成的土池。
放养前对池塘进行彻底清洗消毒,清除野生鱼类,每200m2用生石灰20~30kg清洗池塘,待清池药物药性消失5~7天后施基肥和水,用量为每200 m2 50k g发酵肥,施肥时间为放苗前3~4天。放养量为3 ~ 4万尾/池。鱼苗下池后每天早晚各泼一次豆浆,用量为1kg大豆/池日,育苗后期加粉状饲料。1.5 ~ 20天后,当鱼苗长到3~5cm左右时,分池投喂。
2.2鱼种培育
鱼塘面积667~2000m2,清塘消毒和施基肥方法同喷雾养殖,放养密度0.8~1.2万尾/667m2。在鱼种培育初期,用粉状饲料喂养鱼种。鱼苗长到6~8cm时,投喂鲫鱼、鳊鱼全价鱼种颗粒饲料,每日投喂量为5~7%。165438+10月份水温开始下降,在水温降至18摄氏度前将鱼并入池塘,转入越冬管理和越冬池。
水深在1.5m以上,越冬期根据水温和天气情况,每天投喂1~2次,投喂量为0.5~1%,视投喂情况而定。
30%鱼类养殖
3.1鱼苗放养
南美鲱鱼成鱼养殖池占地667~3325m2,
水深为1.2 ~ 1.8m..放养前7~10天对池塘进行清理消毒,每667m2用生石灰50~75kg干池。在鱼种下池前,施足基肥,每667m2施200~300kg发酵肥,使池水呈褐色或油绿色,透明度30cm左右。主塘越冬鱼的放养量为1000~1500尾/667m2,夏花鱼苗的放养量为1200~1800尾/667m2。为了充分利用水空间,少量的花和鲢鱼混养。南美鲱鱼混养在其他鱼类为主的池塘中,放养量50~100 /667m2。
3.2饲养管理
每天投喂两次粗蛋白含量为28-30%的罗非鱼人工配合饲料,每日投喂量为鱼体重的3-5%,并根据天气和鱼的摄食情况进行增减。饲料投喂遵循“四定”原则,即定性、定量、定时、定位。在投喂过程中,要根据水的颜色及时追肥,以保持一定的水肥度,培养浮游生物,提供有机碎屑作为补充饲料。日常管理中,加强水质控制,水色为油绿色或褐色,透明度30cm左右。
5.经济价值
营养价值
每100g鲱鱼含蛋白质17g,脂肪14g,可提供热量825kJ。青鱼是一种营养价值很高的鱼类,含有丰富的蛋白质、脂肪、维生素和微量元素,有补虚利尿的作用。
药用价值
药品名称:鲱鱼
中药化学成分:睾丸含有鱼精蛋白、脱氨酶核苷酸、精氨酸。太平洋鲱鱼还含有棕榈酸、油酸和二十二碳六烯酸。
功效:补虚利尿
科和属的分类;鲱鱼科
适应症:肺结核;水肿;排尿困难
来源:中华本草
经济价值
荷兰之所以在17世纪成为世界经济中心,是因为每年夏天鲱鱼都会游到荷兰北部,每年大约有10万吨鲱鱼不仅被食用,还被大量出口。同时促进了木材、造船、织网、盐业等相关产业。
鲱鱼促进了荷兰经济的快速发展,尤其是港口和城市的建设。在中世纪,阿姆斯特丹、恩克乌和弗拉丁都是鲱鱼的重要港口。尤其是阿姆斯特丹,它被认为是一座建立在鲱鱼骨上的城市。随着鲱鱼业的发展,从1850开始,鲱鱼港发展到谢弗的宁、毛曲、赞佛等沿海城市,荷兰北海鲱鱼渔船超过3000艘,出海捕捞鲱鱼的渔民超过5万人。荷兰很快从出口鲱鱼和海上贸易成为一个富裕的国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