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清颗粒简介
一清颗粒概述一清颗粒是中成药。见《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2000年版)。该组合物是黄连165克,大黄500克,黄芩250克。以上三味药按颗粒工艺制成,每袋7.5g(相当于原药材7.32g)。用开水冲服,每次7.5g,每日3 ~ 4次。清热泻火解毒,化瘀凉血止血。可用于治疗体热、烦躁、目赤、口疮、咽喉牙龈肿痛、便秘、吐血、咯血、鼻出血、痔疮等。咽炎,扁桃体炎,牙龈炎。腹泻时,可酌情减量。【1】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2010版)收录该药品标准。
3一清颗粒药典标准3.1名称一清颗粒
一清颗粒
3.2处方黄连165g?大黄500g?黄芩250克
3.3取上述三味药,加水煎煮两次,第一次65438±0.5小时,第二次65438±0小时,合并煎液,滤过,滤液减压浓缩至相对密度约65438±0.25(70℃),喷雾干燥成干浸膏粉。将上述三种浸膏粉混合,加入适量的蔗糖和糊精,混匀,制粒,干燥,分装成125袋。
3.4性状本品为黄褐色颗粒;味道微甜微苦。
3.5鉴别(1)取本品4g,加甲醇25ml,浸泡2h,不时摇匀,滤过,滤液蒸干,残渣加10ml水溶解,加1ml盐酸,加热回流30min,立即冷却,用氯仿摇匀萃取两次,每次10ml。另取大黄0.65438±0g作为对照药材,用同样方法制备对照药材溶液。然后取大黄素对照品,加入氯仿,制成每1ml含0.5mg的溶液作为对照品溶液。照薄层色谱法(药典一部2010版附录ⅵ b)试验,吸取上述三种溶液各5μl,点于同一硅胶G薄层板上,以石油醚(60 ~ 90℃)-甲酸乙酯-甲酸(15: 5: 1)上层溶液为展开剂。供试品色谱中,在与对照药材和对照品色谱相应的位置上,显相同颜色的荧光斑点;在氨蒸气中熏制,在阳光下检查,显示同样的红色斑点。
(2)取本品4g,加甲醇25ml和盐酸1 ~ 2滴,超声20分钟,过滤,滤液浓缩至2ml,作为供试品溶液。此外,取0.5g黄芩,以相同方法制备对照药物溶液。然后取黄芩苷对照品,加入甲醇,制成每65438±0ml含65438±0mg的溶液作为对照品溶液。照薄层色谱法(药典一部2010版附录ⅵ b)试验,吸取上述三种溶液各5μ1,以4%羧甲基纤维素钠溶液为粘合剂,点于同一硅胶G薄层板上,供试品色谱中,在与对照品色谱相应的位置上,显相同颜色的斑点
(3)取本品4g,加甲醇25ml,浸泡2h,不时摇动,过滤,滤液浓缩至2ml,作为供试品溶液。另取黄连对照药材50mg加甲醇5ml,加热回流65438±05分钟,过滤,滤液加甲醇制成5ml,作为对照药材溶液。然后取盐酸小檗碱对照品,加甲醇制成每1ml含0.5mg的溶液作为对照品溶液。照薄层色谱法(药典一部2010版附录ⅵ b)试验,吸取上述三种溶液各1 ~ 2 μ l,点于同一硅胶G薄层板上,在供试品色谱中,在与对照药材色谱相应的位置上,显相同的黄色荧光斑点
3.6检查应符合颗粒项下的有关规定(药典2010版附录一C)。
3.7含量测定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中国药典一部2010版附录ⅵ D)。
3.7.1色谱条件及系统适用性试验,以十八烷基硅烷键合硅胶为填充剂;以甲醇0.2mol/L磷酸二氢钠溶液(用磷酸调节pH至2.7)(42∶58)为流动相;检测波长为275纳米。理论塔板数以黄芩苷峰计算应不低于5000。
3.7.2对照品溶液的制备取黄芩苷对照品约65438±02.5mg,精密称定,置于250ml容量瓶中,加入65438±00ml甲醇使其溶解,加水至刻度,摇匀,即得(每65438±0ml含黄芩苷50μg)。
3.7.3供试品溶液的制备取不同装量的本品,研磨,称取约0.75g,精密称定,置于100ml容量瓶中,加入10ml甲醇,超声(功率250W,频率50k Hz)10min,放冷,加水稀释至刻度。
3.7.4测定方法分别准确吸取65,438+00μ l对照溶液和供试品溶液,注入液相色谱仪,测定,即得产品。
本品每袋含黄芩苷(c 21h 18o 11),不得少于21mg。
3.8功能主治:清热、泻火解毒、化瘀、凉血止血。可用于治疗体热、烦躁、目赤、咽喉牙龈肿痛、便秘、吐血、咯血、鼻出血、痔疮。咽炎,扁桃体炎,牙龈炎。
3.9用法用量:开水冲服。7.5g一次,一日3 ~ 4次。
3.10注意,腹泻时可酌情减量。
3.11规格7.5g每袋。
3.12存储密封。
3.13版《中国药典》2010版
4一清颗粒中药部颁标准4.1拼音名称一清颗粒
4.2标准编号WS3B245497
4.3处方黄连165g大黄500g黄芩250g。
4.4取上述三味药,加水煎煮两次,第一次65438±0.5小时,第二次65438±0小时,合并煎液,滤过,滤液减压浓缩至相对密度约65438±0.25(70℃),喷雾干燥成干浸膏粉,备用;向上述三种浸膏粉中加入适量的蔗糖粉和糊精,混合,制粒,干燥,包装。
4.5性状本品为黄褐色颗粒;味道微甜微苦。
4.6鉴别(1)取本品8g,加甲醇50ml,浸泡2小时,不时摇匀,滤过,滤液置水浴中干燥,加10ml水溶解残渣,加1ml盐酸,水浴加热30分钟,立即冷却,用20ml氯萃取两次,合并氯仿萃取物。另取大黄素对照品,加氯仿制成每1ml含0.5mg的溶液作为对照品溶液。照薄层色谱法(附录ⅵ b),吸取上述两种溶液10μl,分别点于同一张以羧甲基纤维素钠为粘合剂的硅胶G薄层板上,以石油醚(60 ~ 90℃)甲酸乙酯(15:5:1)上层液为展开剂,展开,取出。在供试品色谱中,在与对照品色谱相应的位置上,出现相同的红色斑点。
(2)取本品8g,加甲醇50ml,滴加盐酸4 ~ 6滴,摇匀20分钟,过滤,将滤液水浴浓缩至约65438±0ml,作为供试品溶液。另一种黄芩苷对照品加入甲醇,制成每1毫升含0.5毫克的溶液作为对照品溶液。照薄层色谱法试验(附录ⅵ b),吸取上述两种溶液10μl,分别点于同一张以羧甲基纤维素钠为粘合剂的硅胶G板上,以乙酸乙酯-丁酮甲酸水(10: 6: 1: 1)为展开剂,展开,取出,干燥,喷雾。在供试品色谱中,在与对照品色谱相应的位置上,出现相同的蓝绿色斑点。
(3)取本品8g,加甲醇50ml,浸泡2小时,不时摇匀,滤过,滤液水浴浓缩至约65438±0ml,作为供试品溶液。另加盐酸小檗碱对照品加甲醇制成每1ml含0.5mg的溶液作为对照品溶液。照薄层色谱法试验(附录ⅵ b),吸取上述两种溶液10μl,分别点于同一张以羧甲基纤维素钠为粘合剂的硅胶G薄层板上,用乙酸乙酯-丁酮甲酸水(10: 6: 1: 1)展开,取出,干燥,置紫外灯(UV灯)下。在供试品色谱中,在与对照品色谱相应的位置上,出现相同的黄色荧光斑点。
4.7检查应符合颗粒项下的有关规定(附录I C)。
4.8含量应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附录ⅵ d)。色谱条件和系统适用性试验以十八烷基硅烷键合硅胶为填充剂,以甲醇0.2mol/L磷酸二氢钠缓冲液(用磷酸调至pH 2.7)(42:58)为流动相。检测波长为275纳米;;理论塔板数以黄芩苷峰计算不低于5000。对照品溶液的制备准确称取105℃干燥至恒重的黄芩苷对照品12.5mg,置于250ml容量瓶中,用少量甲醇溶解,用蒸馏水稀释至刻度,摇匀,即得产品(每1ml含黄芩苷50μg)。测试溶液的制备需要22分钟。5g本品,混合均匀,研磨,取约0。75g,准确称取,置于100ml容量瓶中,加入10ml甲醇,超声处理10min,用蒸馏水稀释至刻度,将此溶液离心10min (10min)。测定方法分别准确吸取65438±00μl对照溶液和供试品溶液,注入液相色谱仪进行测定和计算。每1g本品含黄芩苷(c 21h 18o 11)不少于2.8mg。
4.9功能主治:清热燥湿,泻火解毒,去锇止血。可用于治疗热毒引起的体热烦躁、眼目咽痛、咽喉牙龈肿痛、便秘咽炎、扁桃体炎、牙龈炎。还可用于热盛迫血所致的吐血、咯血、流鼻血、内痔出血等症。
4.10用法用量开水冲服,7。一次5g,一天3-4次。
4.11注意,腹泻时可酌情减量。
4.12规格7。每袋5g(相当于7。原药材32g)。
4.13储存密封。
四川省药品检验所起草
5一清颗粒说明书5.1药品名称一清颗粒
5.2药学汉语拼音一清颗粒
5.3剂型每袋7.5g。
5.4一清颗粒为黄褐色颗粒;味道微甜微苦。
5.5一清颗粒的主要成分为大黄、黄芩、黄连等。
5.6一清颗粒主要用于清热、泻火解毒、化瘀、凉血止血。可用于治疗体热、烦躁、目赤、咽喉牙龈肿痛、便秘、吐血、咯血、鼻出血、痔疮。咽炎,扁桃体炎,牙龈炎。
5.7一清颗粒用法用量:开水冲服。7.5g一次,一日3 ~ 4次。
5.8一清颗粒的不良反应偶见皮疹、恶心、腹泻、腹痛。
5.9注意事项1。避免吸烟、饮酒和辛辣食物。
2.服药期间不宜同时服用滋补中药。
3.糖尿病患者和患有严重慢性病如高血压、心脏病、肝病、肾病者,应在医生指导下服用。
4.腹泻时,可酌情减量。
5.扁桃体化脓或发热超过38.5℃的患者要去医院。
6.儿童、孕妇、哺乳期妇女、老年人、体虚便溏者应在医生指导下服用。
7.严格按照用法用量服用。本品不宜长期服用。
8.如果服药3天后症状没有缓解,就要去医院了。
9.对一清颗粒过敏者禁用,过敏体质者慎用。
10.一清颗粒性质改变时禁止使用。
11.儿童必须在成人监督下使用。
12.请将本产品放在儿童接触不到的地方。
13.如果您正在使用其他药物,请在使用本产品前咨询医生或药剂师。
5.10药物相互作用如果与其他药物一起使用,可能发生药物相互作用。详情请咨询医生或药剂师。
5.11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