芒硝简介

目录1拼音2来源3拼音名称4英文名5别名6来源7原剂型8产地分布9性状16化学成分16药理作用65438+ 02鉴别13炮制14性味15归经16功能主治17芒硝用法用量65448+0处方用芒硝2中成药用芒硝3芒硝1拼音máng xiāo在古籍中

2出处来自《名医实录》1。《论雷公焙》:芒硝之地,先用水流,五折纸滴于足上,锅内晒干,再于臼中碾成粉末。

2.陶弘景:根据神农经典,没有芒硝,只有小石的名字叫芒硝儿。后来名医不说这个了,它的治疗和取石一样,怀疑这是取石。老出宁州,黄白粒大,口感极硬。到了宁州,路断了。现在医生常用水煮作者,颜色都是白色的,纹路细,味道不是很浓。此云生于飘渺,所以作者也不错。

3.《唐本草》:晋宋古方用去石多,芒硝少,现代医家用。

3拼音姓名Mánɡ Xiāo

4英文名称芒硝,芒硝

5芒硝的别名有盆硝、芒硝、马牙硝和小莹。

来源:矿物芒硝煮沸后得到的精制晶体。

拉丁动植物矿物名称:芒硝

原晶体结构属于斜晶系。晶体呈短柱状或针状,有时呈板状或似晶体的伪六棱柱。聚集体通常是致密或松散的块状,或者是壳状、膜状或盐花状。无色透明,多为白色并带有浅黄、灰色或绿色、蓝色等颜色,含有机物者为黑色。条纹是白色的。半透明至近透明,新鲜断面有玻璃光泽,风化面无光泽;密实骨料表面不平整,呈蜡状和油状。一套乳沟就完成了。断口呈贝壳状。硬度1.52。酥脆,易碎,粉状。Pure可溶于水。在干热条件下风化脱水,转化为白色粉末状无水芒硝。强烈燃烧的火焰是黄色的钠盐,往往含有矿物成分;主要是硫、钙、镁和钾的硝酸盐和卤化物(如石膏、元明粉、泻盐、石盐、硝酸钠)和粘土矿物。

8栖息地分布生态环境:多见于海边碱土地区,矿泉、盐场附近潮湿的洞穴中。

资源分布:分布于内蒙古、河北、天津、山西、陕西、青海、新疆、山东、江苏、安徽、河南、湖北、福建、四川、贵州、云南等地。

9性状鉴别本品为针状、颗粒状集合体,呈棱柱状、不规则状、片状或颗粒状。无色、类白色、透明;它有玻璃般的光泽。暴露在空气中,表面逐渐风化成一层白色粉末(无水芒硝)。轻,脆,易碎。没有汽油。截面不规则。味道咸,微苦,性寒。易溶于水,溶于甜味剂。最好是条状晶体,无色透明。

透射偏振片下显微鉴定:多为板状或条状;薄片是无色透明的;折射率Np1.394,Ng1.398,负突起很低。最高干涉色为ⅰ级黄色;斜消光,消光角:ng ∧ c ≈ 31。双轴晶体;负自旋-自旋旋光性。

质量标志(1)中国药典(1995版)规定本品含硫酸钠(NaSO4)以干制品计不得低于99.0%。(2)中国人民药典1995版芒硝杂质含量限度“检查”规定:①铁盐、锌盐:取本品5g溶于20ml水中,加硝酸2滴,煮沸5min,再滴加氢氧化钠试液中和,分别加入1ml稀盐酸和亚铁氰化钾试液及适量。②镁盐:本品水溶液(1→20)、氨水溶液和磷酸氢二钠溶液(各1 ml)在5分钟内不得浑浊。③干燥失重:本品在105℃干燥至恒重,失重应为51.0%57.0%。④本品重金属含量不得超过百万分之十。⑤本品砷含量不得超过百万分之十。

10的化学成分是1。主要含有硫酸钠(Na2SO4 10H2O)。

2.此外,盐、硫酸钙和硫酸镁等各种物质也经常混合在一起。

3.芒硝在大气中容易失水,所以表面常呈白色粉末;这种风化芒硝的硫酸钠含量可超过44.1%。

11药理作用1。泻作用:芒硝是含杂质的硫酸钠,芒硝是纯硫酸钠。口服后,其硫酸根离子不易被肠粘膜吸收,以高渗溶液形式留在肠内,增加肠内水分,引起机械* * *,促进肠蠕动。盐对肠黏膜也有化学作用,但不损伤肠黏膜。当浓缩液到达十二指肠时,可引起幽门痉挛,从而延缓所有药物从胃中排空,同时将组织中的水分吸入肠道,所以服用时要大量饮水稀释。服用后46小时出现腹泻,排出液体粪便。如果用来治疗组织水肿,就需要少喝水。

2.其他影响:2.1。缓解阑尾炎:对实验性阑尾炎并阑尾穿孔的家兔,采用大黄、芒硝、大蒜加适量醋的膏体外敷腹部,对阑尾和脾脏的网状内皮系统有明显* * *作用,增强其增殖和吞噬功能,阑尾炎较对照组明显缓解。

2.2.引起肠神经反射:将大蒜芒果膏外敷于正常家兔右下腹,局部皮肤出现发热、红肿、水疱等症状,小肠、阑尾、荷包结肠运动增强;用1%普鲁卡因局部封闭后,肠运动减弱。所以它的作用是由神经反射引起的。由于蠕动增强,血供丰富,网状内皮系统吞噬功能增强,调动了机体内部的抗病能力。

2.3.消肿止痛:1025%硫酸钠溶液外敷于感染性伤口,可加速淋巴生成,有消肿止痛的作用。

2.4.利尿:静脉滴注4.3%硫酸钠无菌溶液可作为利尿剂治疗无尿和尿毒症。

12鉴别(1)取本品水溶液,加入醋酸铀酰锌试液,出现黄色沉淀。(检查钠盐)(2)取铂丝,用盐酸润湿,蘸此粉,以无色火焰燃烧,火焰呈明黄色。(检查钠盐)(3)取本品水溶液,加入钡银华试液,即会出现白色沉淀;沉淀物不溶于盐酸或硝酸。(检查硫酸盐)

13处理1。取天然芒硝,溶于热水,过滤,冷却析出晶体,俗称芒硝。然后取萝卜,洗净切片,放入锅中加水煮透,加入芒硝至完全溶解,取出,过滤或澄清,取上清液,放凉,结晶后烘干,得芒硝(每芒硝100 kg,萝卜1020 kg)。

2.还有天然芒硝,经过熬煮、过滤、冷却,上面的晶体是芒硝,下面的晶体是芒硝。

14味苦咸;寒冷

15经络胃经;肺;脾脏;肾;小肠;三重聚焦;大肠经络

16功能主要用于软、硬腹泻;清热利湿;破血疏经;消肿治疮。主实热停滞;腹胀、便秘;止痰积;失明;丹毒;痈肿

17芒硝内服用法用量:水煎溶解,1.53元;还是进了药丸,散了。外用:磨眼或补水洗眼。

18注意脾胃虚寒忌孕妇服用。

1.本草经注:卫诗为使。怕麦怕姜。

2.《品慧要领》:怀孕期间不能服用。

19各种论点1。程无忌:《内经》有句话,咸味排出为阴。亦阴亦咸亦柔,亦热亦淫,亦咸亦寒亦待。气强者咸而软,热强者寒,所以张仲景的大泻心汤、大承气汤、调胃承气汤,都是用芒硝软坚除实热。如果结不结实,就不要用。

2.《本草汤》:《本经》说芒硝利水安胎。对于伤寒妊娠者,用大黄引产,大黄直达大肠,润燥,软坚,泻热,母子平安。经典里,有原因,又没有原因,又没有原因。这叫“易”。下句,排便全是阴,上句,前气后血,肾句,排便排尿困难,溺秘结少水。《经》云,热、阴在内,以苦治咸、寒。因此,使用芒硝大黄时,一定要把好相位。

20节选自《中国本草》和《中药词典》

芒硝汤ng《千金翼》卷十九:芒硝汤:方药:方木两半1,白术两半1,归九两半1,芒硝二两,白芍二两,当归二两。...

芒种消散N《胜集总录》(漫纬本)卷157:芒种消散:药方:芒种消散半梁,半梁,熊?半梁、簋(去糙皮)半梁、鬼箭...

防己加茯苓芒消汤由防己2两、桂枝2两、人参4两、芒消3两、茯苓4两组成。...

承气汤捣碎焙干),大黄2两,枳实半两(麸炒去髓),芒硝1。方法:除雨篷外,粗中有细。功能指示:成组...

1梁、黄连(去须)3分、大黄(锉炒)3分、芒硝(研磨)3分、甘草(炒锉)3分、厚朴(去粗皮生)。...

芒硝的方子用的比较多。

一种使用芒硝的中成药海蛤粉,由海蛤1、滑石1、甘草1(炒)、芒硝半组成。适应症:妇女伤寒血凝结于胸膈,揉之痛不可触。...

风越大,孩子越大。《证治宝鉴》卷一:方明:愈风丹由大黄、芒硝、荆芥、麻黄、栀子、赤芍、连翘、甘草、桔梗、川芎组成。...

防风童生散是防风童生散治疗中的基本方,无便秘,除大黄、芒硝;黄赤无尿,去栀子和滑石;头晕者,加菊花。...

蚕茧滴眼液)10梁,桐庐10梁,马钱子10梁,明矾10梁,芒硝10梁。功效:祛风、明目、消肿、去蒙。主治:风火眼病...

卫青丸8元,槟榔3元,白芷2元,川芎2元,木通3元,芒硝3元。功效:清除胃肠道实热,疏通便秘。适应症:头痛...

芒硝中使用的中成药较多。

古书芒硝《论儿》:新生儿脉象辨证论治初灼。宜炭母汤。炭母汤食谱炭母(一钱)大黄芒硝(各三分)桔梗(五分)甘草(二分)上五味。一水一...

小儿论:寒热脉证辨治与调胃承气二号汤。调胃承气汤处方大黄(一钱)甘草(五分)芒硝(五分)上三味醉。两升水。煮一升。摆脱我。...

“杂病”:【体型】疖子为末,用枫树油调和,每次一元。如果是封闭的,最后加芒,煲汤。对于有内热的人,会上柿子汤。内寒者,加胡椒汤。...

《特治》:【卷四陈《删万原文】麻疹证治散,有毒,内气不通,不宜泄。金白芒小荆连翘黑芝麻南薄荷淡竹叶和甘草。用水煎煮去渣,加入生蜂蜜。...

杂病简介:脏腑霍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