艾叶的功效和作用具有显著的药用价值。
几千年来艾叶一直在预防瘟疫,当地也能获得中草药。现代医学的药理研究表明,艾叶是一种广谱抗菌抗病毒药物,对多种病毒和细菌有抑制和杀灭作用,对呼吸道疾病有一定的预防和治疗作用。艾叶熏蒸法是一种简单易行的防疫方法。
艾蒿又名艾叶、艾蒿。它的茎和叶都含有挥发性芳香油,产生奇特的香味,能驱赶蚊、蝇、虫,净化空气。在中医中,艾草经常入药,具有补气血、暖子宫、祛寒湿的作用。艾灸在中医针灸中,将艾叶加工而成的“艾绒”在穴位上燃烧,达到治病的目的。
1,治疗各种炎症性慢性支气管炎
可以用艾蒿油胶囊,每次2粒,每天3次,10天就是1个疗程,可以服用2-4个疗程,对慢性支气管炎咳喘有很好的效果。也可用鲜艾叶1000g,洗净切碎,用4000ml水浸泡4-6小时,煎煮过滤浓缩至3000ml左右。每次服用40毫升,每日三次,可有效缓解慢性支气管炎咳痰、气喘、四肢冰冷、舌淡等症状。
2.治疗月经不调和经期延长
白术、当归、茯苓、酸枣仁、龙眼肉、乌贼骨各10克,远志、甘草、木香、艾叶炭、棕榈炭各6克,黄芪15克,人参3克,生姜3片,大枣4枚,水煎服。对气虚引起的经期延长有很好的效果。
3.治疗不孕症
一种由艾叶等药物制成的药膳,对脾肾阳虚引起的不孕症有很好的治疗效果。用法:取鹌鹑2只,去毛去内脏,阿胶65438±05g,菟丝子鹿角胶65438±00g,人参65438±00g,川芎65438±00g,艾叶30g。先将菟丝子、艾叶、川芎、人参加水煎煮取汁250毫升,然后将鹌鹑和药汁放入蒸碗中,放入水中炖透,趁热加入阿胶和鹿角胶吃肉喝汤。
4.针灸
艾叶常用于针灸。治疗面瘫,将干艾叶搓成花生米那么大的一堆,取2毛钱的姜片8片,用针在姜片中央打几个孔,上面放艾条,先灸下关穴,然后反复从下关移到颊车穴。移动时,姜片不能离开皮肤。每片以3次强隔姜灸为宜。患者忍灸至皮肤温热发红为宜。每天灸1次,7天为1个疗程(面瘫患者口歪斜向左,灸向右;反过来灸左边)。
5.减肥
操作方法:点燃艾条的一端,分别靠近关元、丰隆的X位置,熏约x10分钟,直至局部变红。每天1次,10次就是1个疗程,一般3 ~ 5个疗程就能起到有效的减肥作用。
6、抗菌效果
用小叶艾叶熏制,对多种病原真菌也有抑菌作用。小叶艾草水提液和煎剂在体外对多种病原真菌也有一定的抑制作用。艾蒿水煎液对金黄色葡萄球菌、α-溶血性链球菌、肺炎双球菌、白喉杆菌、宋内志贺氏菌、伤寒和副伤寒杆菌、霍乱弧菌等有抑制作用。
6.平喘效果
实验证明,艾草提取物对豚鼠的支气管有舒张作用。
7、利胆作用
实验表明,艾叶油对小鼠也有明显的利胆作用,使其胆汁流量增加26%。
8、气血,寒湿。
温经、止血、安胎。治心寒痛、泄泻、旋筋、久痢、呕吐、出血、月经不调、崩漏、带下、胎动不安、痈疥。
9、止血
艾叶的水浸液能促进家兔血液凝固,但有人认为艾叶的止血作用尚未得到证实。艾叶是临床常用的止血药。常用于温经止血、炒炭。药理实验初步证明,艾叶制炭后止血效果增强。
10,促进子宫收缩
实验表明,野艾汤能兴奋离体兔子宫,产生紧张性收缩。该粗提物对离体豚鼠子宫也有明显的兴奋作用。
11,艾蒿浴
取鲜艾叶30-50g,放入沸水中冲泡5-10分钟,取出艾叶,加水调至适宜水温后再沐浴。艾叶具有益气血、散寒除湿、止血、安眠、温经的功效。对毛囊炎、湿疹有一定疗程。
虽然艾叶应用广泛,但要注意它也有副作用,对消化道和皮肤有刺激性。大量服用会引起中毒,导致消化系统和神经系统的一系列中毒症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