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产养殖中常见的渔药有哪些?

1,聚乙烯吡咯烷酮碘

聚乙烯吡咯烷酮碘(PVP-I)具有高效、广谱、无刺激性、无副作用等优点,广泛应用于水产动物病毒性疾病和细菌性疾病的防治。

2.甲醛

本品为无色澄清液体,有刺激性和臭味。可与水或乙醇任意混合,易挥发,有腐蚀性。常用的40%甲醛溶液(体积分数)也叫福尔马林,能使蛋白质变性,杀死细菌、真菌、病毒和寄生虫。

3.二氧化氯

二氧化氯是一种高效、广谱、无残留、无致突变风险的消毒剂,广泛应用于水产动物病毒性疾病和细菌性疾病的防治。使用时,人要站在聚光灯下,以免刺激眼睛;它还能杀死岸上的植物和水中的藻类。

4.漂白粉

漂白粉又称氯化石灰、次氯酸钙、氯化石灰、氯化石灰,是次氯酸钙、氯化钙、氢氧化钙的混合物。灰色粉末,有氯臭味,吸收空气中的水分和二氧化碳,慢慢分解。遇酸,氯气迅速释放。

5.二氯异氰尿酸钠

二氯异氰尿酸钠又名优氯,是一种白色结晶粉末,有氯臭味,含有效氯60% ~ 64%。该产品性质稳定。室内存放半年后,有效氯含量仅下降0.16%。溶于水,水溶液呈酸性,稳定性差。本品为氯胺类化合物,含有氯亚氨基,可水解生成次氯酸,故有杀菌作用,比漂白粉等无机氯受水中有机物影响小;用于预防和治疗水产动物的细菌性疾病。本品随着水中有机物的降解,还可产生三卤甲烷和卤代有机物等致癌物。

6.三氯异氰尿酸

三氯异氰尿酸又称强氯精,为白色结晶粉末或颗粒状固体,有强烈的氯刺激性味道,含有效氯85%以上,在水中溶解度为1.2%,遇酸或碱易分解。本品为非常强的氧化剂和氯化剂,储存于干燥通风处,不能与酸碱类药物混合或一起使用,不能接触金属容器。本品用于预防和治疗细菌性疾病;它能水解生成次氯酸,所以有杀菌作用;还能随着水中有机物的降解生成三卤甲烷、卤代有机物等致癌物。

以上是水产养殖中常见的渔药,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