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昆虫闭关叫什么?有什么作用?

你是说蝉蜕。

蝉:

它是蝉类昆虫黑蝉的皮壳。主产于山东、河北、河南、江苏等省。全国大部分地区也有生产。夏秋两季采收,去泥去杂,晒干。生吃。

这药味甘,性寒。归肺经、肝经。

功效:疏风清热,利咽开音,透疹明目,止痉息风。

app应用

1.风热感冒,热病初起,咽喉肿痛,声音嘶哑。本品味甘,性寒清热,质轻,善散肺经风热,宣肺利咽,开声治哑,故特别适用于风热感冒及温病初起,症状为声音嘶哑或咽痛者。风热感冒或温病初起,伴有发热恶风、头痛口渴者,常配伍薄荷、牛蒡、前胡等药,如《湿病论》辛凉解表法。与薄荷、牛蒡、金银花、连翘等药同用,治疗风热毒所致的咽喉肿痛、声音嘶哑,如蝉蜕薄饮(《中国当代名中医秘方临床笔记》)。

2.麻疹不透,风疹痒。本品可散发、疏风清热、透疹止痒。可用于治疗外感风热,麻疹不透。可与麻黄、牛蒡子、升麻等同用,如麻黄散(用于杂病的犀牛烛);治风湿、皮肤瘙痒,常与荆芥、防风、苦参同用,如消风散。

3.失明。本品入肝经,善散肝经风热,故有明目退翳之效,故可用于治疗风热犯目或肝火炎引起的眼睛红肿,并可做眼部面膜。常与菊花、蒺藜、决明子、车前子同用,如蝉花粉(海印京味)。

4.急性和慢性痉挛,破伤风综合症。本品味甘,性寒,既能散肝经风热,又能凉肝、息风、止痉,故可用于治疗小儿急慢惊风、破伤风。治小儿急性惊厥,可配伍天竺黄、栀子、僵蚕,如天竺黄三。治疗小儿慢性惊风,本品与全蝎、天南星同用,如蟾酥散(释放幽客中的玄机)。治破伤风,常与天麻、僵蚕、全蝎、天南星同用,如五虎追风散(方剂学,广州中医学院编,山西石全恩引)。

此外,该产品常用于治疗儿童夜啼。现代研究证明,这种药能镇静神经,所以是有效的。

用法用量:煎服,3 ~ 10g,或将单味药研末服用。一般病、证用药量要小;痉挛需要很多。

注意《名医阿别录》中“主妇不能生孩子”的记载,孕妇慎用。

薄荷、牛蒡子、蝉蜕均可散风热、透疹利咽,用于外感风热或温病初起时的发热、微恶风寒、头痛。麻疹初期,毛发不光滑;风疹瘙痒;风热发作,咽喉肿痛等症。但薄荷辛香,淡凉,发汗力强,所以薄荷是风热无汗者的首选。而且薄荷可以清脑、疏肝、行气。牛蒡子味辛、苦、导泻,性寒、滑,能宣肺化痰。因此,牛蒡尤其适用于外感风热、发热、咳嗽、咳痰不畅者。同时,牛蒡外散风热,内清热解毒,具有清热解毒、消肿散结的作用。蝉蜕性味甘、寒,既能疏风泻肺以利咽、透疹止痒,又善于疏风泻肝以明目、凉肝、息风止痉。

古籍文摘

1.药性理论:“治小儿体热盛致癫痫。”

2.《本草伊彦》:“治目昏。还可以用水煎服壳汁来治疗儿童的疮疹。”

3.《本草纲目》:“治风热头晕,风热皮肤,痤疮疹痒,破伤风疔疮,成人失音,小儿打呼噜,夜哭,阴肿。”

现代研究

1.化学成分:本品含有大量甲壳素,还含有异黄酮、蝴蝶、蛋白质、氨基酸、有机酸、酚类化合物等成分。

2.药理作用:蝉有抗惊厥作用,其药液能延长实验性破伤风家兔的平均存活期,减轻家兔已形成的破伤风惊厥。蝉可对抗马钱子碱、可卡因、尼古丁等中枢兴奋剂引起的小鼠惊厥死亡,其抗惊厥作用强于头足。本品具有镇静作用,能明显减少正常小鼠的自发活动,延长戊巴比妥钠的睡眠时间,对抗咖啡因的兴奋作用。蝉有解热作用,蝉头和蝉脚的解热作用强于身体。

3.临床研究:①蝉蜕黄桐汤由蝉蜕10g、通草5g、大黄9g(下)组成。对治疗产后急性尿潴留有效(中医杂志,2000,41 (4): 245)。②治小儿阴茎水肿,蝉蜕10g,生甘草尖10 ~ 15g,水200~300ml,水煎10 ~ 15min,滤渣,小儿患部温洗数次,再用药棉外敷,每日3 ~ 5min。③蝉蜕,以祛风解痉为主,辅以润肺止咳化痰之品,由基本方组成:蝉蜕10g,百部5g,桑白皮5g,杏仁10g,浙贝母10g,厚朴5g,茯苓10g,陈皮5g,每日1剂。④蝉蜕20 g、苍术20g、僵蚕15g、制白附子10g治疗部分性癫痫持续状态(浙江中医杂志,1999,34 (6): 265)。此外,蝉蜕还可用于治疗急性肾炎、糖尿病肾病、腹胀、疟疾、经期头痛、子宫脱垂、小儿腹泻、喉头咳嗽、顽固性眼睑悸动、角膜炎、面瘫、脱肛、腰缠火丸、鞘膜积液、冻疮等疾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