头晕耳鸣已经五六年了。用什么方法治疗?
痰火郁结型:
症见耳如蝉,听力下降,头晕目眩,胸闷胀满,咳嗽痰多,舌质红,苔黄腻,脉滑。宜清火化痰降浊开窍。本方以黄连温胆汤加减。半夏、陈皮、黄芩、枳实、杏仁各65438±00克,瓜蒌、茯苓各65438±05克,黄连、胆南星、甘草各6克。
肾精亏虚型:
症状为耳如蝉,夜间尤甚,听力下降,头晕目眩,腰膝酸软,梦遗,舌红少苔,脉数。宜补肾填精,潜阳开窍。用耳聋左慈丸加减。药用熟地黄、山药、磁石各20克,山茱萸、牡丹皮、泽泻、茯苓、五味子、石菖蒲各65438±00克
脾胃虚弱型:
症状包括疲劳后耳鸣加重,耳朵空虚或发冷。倦怠乏力,精神萎靡,大便溏薄,面色萎黄,舌淡苔白,脉弱。宜健脾益气,升阳清窍。本方以益气聪明汤加减。党参、黄芪20克,白术65438±00克,葛根、蔓荆子、石菖蒲65438±00克,当归65438±05克,陈皮6克,川芎、柴胡、升麻。每日一剂,水煎两次,温服2 ~ 3次,10天为一疗程。
风热侵袭型:
症见耳肿耳鸣,听力下降,头痛恶寒,发热口干,舌淡红,苔薄黄,脉浮。宜祛风清热,祛邪开窍。银翘散用于加减。药用金银花、连翘、芦根各65438±05克,桑白皮、荆芥、炒豆豉、牛蒡子、菊花、桔梗、石菖蒲、蔓荆子各65438±00克,淡竹叶、升麻、薄荷、甘草各6克。
肝火失调的类型:
症状有:耳内雷鸣,怒气加重,耳胀耳痛,头痛头晕,目赤面赤,口苦咽干,夜眠不安,便秘尿赤,舌红苔黄,脉数。宜清肝清热,解郁开窍。本方以龙胆泻肝汤加减。药用龙胆草6克,生大黄6克,栀子、黄芩、柴胡、木通、车前子、泽泻、石菖蒲10克。
耳鸣的中医治疗
1,耳穴法
静坐,搓掌50次,手掌发烫时紧按双耳门。这样连续2 ~ 3天做6次,治疗期间要心平气和,才能有效。
2.屏住呼吸
静静地坐着,咬紧牙关,用两个手指捏住鼻孔,瞪眼睁眼,让气进入耳朵,直到感觉声音很大。每天做几次,持续2 ~ 3天。
3、咬牙切齿法
耳鸣时磨牙。右侧耳鸣,咬左牙;左边耳鸣,咬右边牙齿;耳朵一起响,咬两下牙。
4、明古天法
每天早晨和睡前,将手掌搓在一起,按压两侧耳廓。手指并拢,贴在头顶或枕头上。食指叠在中指上,然后用力滑动食指弹枕头或头顶,以听到鼓声为准,每次弹20 ~ 40下。
5、推耳根法
食指放在耳前,拇指放在耳后,沿耳根自下而上摩擦,每次40 ~ 50次。推完之后感觉耳朵发烫,脸和头也会发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