喝中药不吃亏的小技巧。

有句话叫良药苦口。这个道理我想大家都懂,但是问题来了。有些中药真的很苦,难以下咽。有的时候,有些病必须连续吃几次,很多人都是皱着眉头,含着眼泪吃的。中医总结了六种缓解中药苦味的方法,可以让中药更容易进口。

①掌握用药时间一天24小时内,人体有两个药物吸收的“黄金期”,一个是早上8点到10,另一个是下午2点到3点。苦味中药可在上述时间内饭后服用。

(2)掌握药液的温度。中医用药讲究“寒者热,热者寒”。然而,苦味中药的使用并不仅限于此。相关研究证实,舌头对37℃以上的温度更敏感,因此苦味中药汤的温度应控制在65438±05℃至37℃。

(3)掌握咽和咽的位置说明舌尖是人类味觉中苦味感知的接触点,所以舌头感觉到的苦才是真的苦。然后,当药汁进入口腔时,以最快的速度向后推,自然咽下。也可以配合勺子把药送到舌根处服用。

④掌握服药速度液体在口中停留时间越长,感觉越苦。所以苦中药的服用要干净,稍纵即逝。

⑤服药后喝适量的温开水,不仅有助于胃肠道对药液的吸收,还能在一定程度上缓解药液的苦味。

⑥中药汁中可掺入蜂蜜、蔗糖等甜味添加剂,但对于黄连、五倍子,尽量少用或不用调料。如果实在难以食用,可以选择甘草、大枣之类的调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