酒渣鼻、气滞血瘀证简介
2英文参考白兰地酒鼻气滞血瘀证[中医术语审定委员会。中药术语(2013)]
3定义气滞血瘀型酒渣鼻,是指气滞血瘀型酒渣鼻,以鼻腔组织增生、结节状、毛孔粗大、舌淡红、脉缓为常见症状[1]。
4酒渣鼻、气滞血瘀证症状鼻头暗红或紫红色,逐渐变厚变大,形成鼻膨出,舌暗红或有紫点,脉弦。
鼻组织增生,结节状,毛孔粗大;舌略红,脉缓。多见于隆鼻。
5辩证分析,肺胃积热莫名其妙,鼻头久蒸,所以毛孔扩大;外感邪气再感染,淤血于皮肤,导致经络不通,瘀血阻滞,故鼻组织增生呈结节状;舌淡红、脉缓是气滞血瘀的表现。
6方药治疗气滞血瘀型酒渣鼻6.1方药一治:清热凉血,活血化瘀。
处方:当归12g,川芎6g,赤芍12g,生地12g,桃仁10g,红花10g,黄芩10g,大黄3g,陈皮6g。
加减:如果隆鼻已经成型,加上虫害,就要重用大黄。
用法:每日1剂,水煎服,分两次服用。
6.2第二方以梁雪四物汤加夏枯草、连翘、桂健玉;如果风大,服用防风童生丸,血瘀可用大黄朱崇丸、小活络丸明显治疗。
6.3方三凉血四物汤处方(吴倩等《医宗金鉴》):当归、川芎、红花、五灵脂、油菜花9克,赤芍、丹参65438±05克,黄芩、牡丹皮65438±02克,生地、土茯苓30克。水煎服,每日1剂。
6.4外敷用红色药膏和黑色解毒药膏。
6.5常用方剂桃红四物汤、梁雪四物汤、大黄朱崇丸、散结灵等。
疗效:50例酒渣鼻按上述分型及方治疗,其中ⅰ期23例,ⅱ期22例,ⅲ期5例。治疗结果:治愈35例,显效9例,好转5例,无效1例。总有效率为98%。
7关于酒渣鼻酒渣鼻(白兰地鼻子;;酒渣鼻)是这种疾病的名称。因其鼻子呈紫红色,如酒渣,故名酒渣鼻。舒威王会龙传。中医称之为酒肿鼻、酒肿鼻、酒肿鼻、鼻肿鼻、肺风、肺风引起的痤疮、红鼻、准红鼻,俗称酒渣鼻、酒渣鼻,古名红鼻[2]。指发生在鼻部的皮肤病,主要表现为鼻紫红色、丘疹,甚至鼻增大、增厚[1]。它是一种慢性皮肤病,主要发生在面部中央,伴有红斑和毛细血管扩张。是脾胃湿热被肺吸所致[2]。
《黄帝内经·论热》:“脾热者,先有红鼻。”
《手术成功酒渣鼻》中说:“酒渣鼻是肺经血热内蒸,外束寒凝血瘀所致,故先紫后黑。宜治肺、气滞、血瘀,行营、健养新血,可治之。”本病的临床特征为面部中央持续性红斑和毛细血管扩张,并伴有丘疹、脓疱和隆鼻。多发生在中年,男女均可发病,尤其是女性。
西医也称之为酒渣鼻。
酒渣鼻相当于西医的玫瑰痤疮[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