葫芦巴有哪些药用价值?胡芦巴的功效与作用

胡芦巴是一种常见的植物,主要具有一定的药用价值,所以胡芦巴在普通中医中的应用非常广泛,在很多中医方剂中我们也可以看到胡芦巴的一些应用。临床上主要用于滋补,那么胡芦巴有哪些重要的药用价值?胡芦巴有什么作用?

中药葫芦巴葫芦巴

别名葫芦巴、苦豆、胡巴、四季豆、香豆。

英文名SemenTrigonellae

胡芦巴的干燥和成熟种子。豆科的。

植株形态为一年生草本,高40 ~ 80 cm,全株有香味。茎直立,中空,丛生,疏生毛。叶互生,三叶复叶,具柄,托叶与叶柄相连,宽三角形,先端锐尖,全缘,小裂片3,叶柄短,长不到1毫米,小裂片椭圆形或卵状披针形,长1 ~ 3.5厘米,宽0.5 ~ 1.5厘米,先端。花1 ~ 2生于叶腋,无柄,淡黄白色或白色,有管状花萼,长约7毫米,被毛白色,萼齿针状,蝶形花冠,基部微紫,1.3 ~ 1.8厘米长,长方形旗瓣,狭长翼瓣,长方形龙骨瓣。花柱不明显,柱头较小,略向一侧弯曲,荚果圆柱形,长5.5 ~ 11厘米,直径约0.5厘米。先端尾状,直或微弯,疏生柔毛,纵脉明显,种子10 ~ 20,长圆形,黄褐色。花期为4-7月,结果期为7-9月。

产地多为栽培植物。喜欢生在气候温和、耐旱、肥沃、排水良好的土壤里。分布在黑龙江、吉林、辽宁、河北、河南、安徽、浙江、湖北、广东、广西、陕西、甘肃、新疆、四川、贵州、云南等省份。

夏季果实成熟时采收加工植株,晒干,播种,去杂。

药材略呈菱形或长方形,长3 ~ 4毫米,宽2 ~ 3毫米,厚约2毫米,表面黄绿色或黄褐色,光滑,两侧有深斜沟,交叉处有点状种脐。坚硬,不易折断。种皮薄,胚乳半透明,有粘性;子叶2,浅黄色,胚根弯曲,脂肪和长。气味清香,味道微苦。

性味温苦。肾经。

功效与作用:温肾散寒止痛。它属于补药分类下的补阳药。

临床应用剂量为4.5 ~ 9g,可煎服,也可丸服或散服。用于治疗肾虚寒凉、腹部冷痛、小肠疝气、寒湿脚气。

药理研究有抗生育、抗雄激素作用;具有抗肿瘤作用;可抑制平滑肌,少量兴奋子宫,大量使其麻痹;降低血压;具有降血糖、利尿、消炎、强心的作用。

化学成分种子含有胡芦巴、胡芦巴肽酯、(2S,3R,4R)-4-羟基异亮氨酸、多种黄酮类化合物、薯蓣皂苷元糖苷、牡荆素、异荭草素等成分。

阴虚火旺或湿热者忌用。

相关处方①治疗腰痛:胡芦巴(焙干)9克,木瓜酒调匀。(选医生大全)

②治疝气:胡芦巴、桃仁(去皮炒)均分,即为末。混合6克酒。吃饭前吃。(蒲胡涛散)

③治疗肾虚精寒:胡芦巴120g,枸杞90g,配六味地黄丸。每天早上服15g,淡盐水汤。(《穆颜》)

著名学者理论

纲要:胡芦巴,右肾药,适用于因元阳不足、寒气潜伏而不能归元者。张子和《儒林外史》说有些人对自己的病视而不见,想着苦豆,也就是胡芦巴,经常不缺。未满一岁时眼睛微痛,如虫入眼角,渐渐越来越清晰。照此看来,也是因为其具有益命门的功能,所谓益火之原,从而消阴。

本草求真:葫芦巴,味苦温纯阳,亦可入肾补生命。威力与仙茅、附子、硫磺相近,但最终不如附子、硫磺。所以只有用附子、硫磺、小茴香、吴茱萸等药物补火才有效果。

本草正义:胡芦巴为温下焦散寒之药。为了子孙后代,治疗疝气、脚气等。,必因真阳衰,而水寒气滞则宜,若伴有温邪,则为大忌。

贾_本草:主要元素是脏空空调。得附子、硫黄,治肾虚寒,脘腹痞满,面色青紫;取香籽、桃仁治膀胱气。

纲要:治疗冷气疝和寒湿脚气;益右肾暖腹。

中医药理:为滋补固精药,用于阳痿、遗精、早泄。

四川中医志:治寒性腹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