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角花简笔画

先画它的花。我们用不规则的波浪线把它圈起来。

画出花的下部和它的底部。

然后钩掉它的雄蕊。

在画叶子之前,让我们用线把叶脉勾掉。

根据叶脉的方向,我们会勾掉叶子的形状。

用同样的方法把另一边的叶子勾出来。

在右边的叶子上面,我们画一朵还没有开花的花骨朵。

然后用两条并排的弧线画出牵牛花的茎。

花藤·花藤在画上的线条应该是自然圆润的。

作物栽培

牵牛花在中国有着悠久的历史。相传牵牛花起源于一对姐妹解救了一只青牛妖,用它为大家培育了丰收。但是,它们受到了惩罚,变成了生活在田野里的花朵,所以牵牛花也叫牵牛花。牵牛花的象征意义也是非常正面积极的。是一种坚持每天开花谢花,从来没有消极对待过。虽然它很普通,不像其他花那么贵,但是它勤劳、坚强、朴实,受到很多人的喜爱。

主要应用

药用价值

牵牛花的药用价值很高。明代吴宽有诗赞曰:“本草含药,草见牵牛花。风起篱落时,藤蔓甚备。”

现代药理研究表明,牵牛花含有牵牛花苷、牵牛花酸A和没食子酸。

裸麦角林、野麦碱等成分能刺激肠道,增强蠕动,有很强的通便作用。服用时一定要严格按照量服用,不能多服。牵牛花的药名是二丑、黑丑、白丑。黑丑是黑牵牛,白丑是白牵牛,二丑是黑白丑的混合体。

种子是常用的中药,包括著名的丑牛子(云南)、黑丑、白丑、二丑(黑白混合种子)。黑丑比较常用入药,白丑不常用。具有泻水利尿、祛痰杀虫的功效。

食用功效

具有通便、利尿、消肿、驱虫的功效,主要用于治疗肢体水肿、肾炎水肿、肝硬化腹水、便秘、积虫腹痛等。牵牛花炮制:取原药材,去杂,清水洗净泥土,晒干。煸炒牵牛花,取牵牛花,放入煎锅中,用小火煸炒至微微鼓起,闻香呈火色,取出摊平。成品偶尔会烧黄。炒后可减轻其利尿通便作用。

性味:寒、苦。

功能:入肺、肾、大肠经;有小毒;排水驱虫。

适应症:适用于腹水、腹胀便秘、蛔虫病等。

牵牛花含有棕榈酸、赤霉素A-3、赤霉素A-20、赤霉素A-26、赤霉素A-27、牵牛花酸C和D等。虽微毒,但可治水肿、痰多气喘、便秘、蛔虫、脚气等症。孕妇及气虚脾虚者忌服。

俗话说:“秋赏菊花,冬助李子,春种海棠,夏养牵牛花。”可见,在夏季众多的花草中,牵牛花算得上是宠儿。

形态特征

牵牛花是一种一年生缠绕草本植物,茎上有倒置的柔毛,与倒置或平展的长刚毛混合。

叶子

牵牛花叶宽卵圆形或近圆形,深或浅3裂,偶5裂,长4-15厘米,宽4.5-14厘米,基部圆形,心形,中裂片长圆形或卵圆形,渐尖或锐尖,侧裂片短,三角形,锐裂或圆裂,叶稀疏或密被微硬毛;叶柄长2-15 cm,毛为同茎。

牵牛花的花是腋生的,花梗顶端着生一朵或通常两朵花。花梗长短不一,1.5-18.5 cm不等,通常比叶柄短,有时更长,毛为同一个梗。苞片线形或叶状,平展刚毛;花梗长2-7毫米;小苞片线形;萼片近等长,长2-2.5厘米,披针形,线形,内面2片略窄,向外展开的刚毛在基部较密,有时混有短柔毛;花冠漏斗状,长5-8(-10)厘米,蓝紫色或紫红色,花冠筒淡色;雄蕊和花柱嵌入;雄蕊长度不等;花丝基部具柔毛;子房无毛,柱头头状。

牵牛花的花期是6月-65438+10月。

水果

喇叭花的蒴果近球形,直径0.8-1.3 cm,3瓣。种子卵球形三棱,约。6毫米长,深棕色或米色,被棕色短绒毛覆盖。

栽培技术

种植:要选择土质松软,排水良好的。

浇水:土壤表面稍干时浇水。

施肥:每半个月施一次稀液肥。

修剪:当主蔓长到7 ~ 8片叶子时,摘芯,留4片叶子,待3个枝条长出后,留4片叶子供采摘。

育种模式

牵牛花的繁殖方式有播种和种植,但播种是最常见的。

播种:用温水浸泡种子4-6小时或用硫酸处理。播种后覆土约1cm,保持土壤温暖湿润,5-6天后发芽。此叶两片可移植,间距30 cm。

发芽最适温度:20 ~ 25℃播种期:春夏;

生长适宜温度:22 ~ 34℃花期:夏秋季。

种植:选择排水良好的培养土,并给它一个充分阳光和通风良好的环境。生长期盆土表面略干时,需要浇水,半个月施一次稀液肥,不要施太多氮肥,以免茎叶过多。盆栽植物需要用柱子支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