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遂宁有哪些适合种植的中药材?
白芷的生长习性及栽培技术
1的生长习性
白芷的生长对环境有一定的要求。它喜欢温度和湿度,分布在中低纬度地区。适宜在水资源丰富、土壤肥沃、土层深厚疏松的地块种植。一般在沿河水域富含磷钾矿物质的沙质土壤中容易生长。最适温度范围为15-28℃,耐寒性较好,但不耐高温。
2栽培技术
2.1土地选择和整地
白芷喜温、喜光,选种地要求耕深不少于30厘米,土壤疏松厚实,过度粘连不利于白芷根系生长。川白芷不宜连作,但对前茬作物限制较低,连作时要求避开其他伞形科作物。前一茬作物收获后,土地要深耕,然后晾晒几天进行二次翻耕。种植前要对土地进行精耕细作,施粪肥22.5-30.0吨/公顷,氮肥300-390公斤/公顷,钾肥300-390公斤/公顷,磷肥375-450公斤/公顷。然后,将其翻转并倾斜,使边框宽度为1.2m
2.2播种
白芷的最佳播种期是每年的9月份,一般用手工,部分地区用机器。播种前将种子浸泡在温水中,与沙子混合均匀,堆放2天即可播种。白芷一般采用穴播形式,播种行距30 ~ 35cm,株距23 ~ 28cm,深度8 ~ 10cm,适当灌溉,保持土壤湿润。
2.3间苗和定苗
当白芷苗高5cm时,进行第1次间苗,第一次间苗一般每穴留苗5 ~ 6株;第二次间苗每穴留苗3-5株,选择长势较好的苗进行间苗。次年早春进行第三次也是最后一次间苗,最终确定每穴苗数。一般1至2苗固定,应遵循“移去大部分苗,降低产量和质量”的原则。
2.4中耕除草
白芷出苗后,应借助间苗、定苗进行中耕除草,防止杂草消耗幼苗营养,促进幼苗生长。可以选择人工中耕或者机械中耕。手动中耕是草率的,但效率低,适合较小的地块。机械中耕效率高,但有一个问题就是苗容易损伤。一般在大型种植基地使用,两种方式根据实际情况选择。
2.5适时追肥
白芷种植期间应根据实际生长情况进行科学追肥。要精准配肥,合理施肥。施肥过多,白芷会提前生长,抽薹开花提前,影响品质。如果施肥过少,白芷会生长不健康,影响产量。一般追肥4次。前两次以套种方式进行,以有机肥为主要肥料。第三次追肥后,有机肥要配施复合肥。清明节最后一次追肥后,有机肥+复合肥+草木灰联合施。
2.6合理用水管理
由于四川盆地中部的地形,夏季容易积累较多的雨水,需要做好防涝措施;同时,由于气温较高,需要注意防旱。在四川白茬生长期,要保持对生长的持续观察和适当的水化湿润,以保证幼苗的健康生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