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鳝能烘干吃吗
鳝鱼宜现杀现烹,鳝鱼体内含组氨酸较多,味很鲜美,但必须是鲜活的才能食用,死黄鳝千万不可食用。这是因为黄鳝蛋白质构造中含有很多组氨酸,黄鳝一旦死后蛋白质结构就会迅速分解,细菌乘虚而入,组氨酸很快就会转化为一种有毒物质——组胺,人吃了之后会中毒,轻则头晕、头痛、心慌、胸闷,重则会出现低血压等不适。鳝鱼死亡的时间越长,所含毒性越重,每个成人只需一次摄入100毫克组胺就会引起中毒。在农村常会看到这样的情形:鳝鱼不论死在什么地方,就连最爱追脏逐臭的苍蝇也不去叮爬吸食。鳝鱼吃活不吃死可不能小觑。随着工农业生产的迅猛发展所出现的废水、废气、废渣的大量排放和各种农药、化肥的普施滥用所带来的环境污染,通过自然界雨水冲刷后,各种毒素更容易汇集于各种水域中,这不能不秧及生活在水域中的各种鱼类。我国古代就有这样一起医案,便是一个典型例子。据清朝《补洗冤录集讴》记载:明朝成化年间,江西省铅山县有一樵夫喜吃鳝鱼,一天砍柴回家后饥渴难耐,其妻刚好烹熟鳝鱼,樵夫便狼吞虎咽地饱餐了一顿。谁知,不到片刻功夫,樵夫便腹痛难忍,不久即死。亲朋好友怀疑樵夫是被他的妻子毒死的,便将其告到官府。但无论如何严刑拷打,樵夫的妻子只是高声喊冤,坚不认罪,知县只得把她羁在狱中。一年以后,新任知县重新审案时,认为案情蹊跷,为进一步查证,他命当地百姓捕捉了百余条鳝鱼放入大缸内饲养观察,想从中寻找答案。时间一长,人们发现鳝鱼中有7条鱼总是将头露出水面,不沉入水。知县感到很奇怪,就令厨师将这7条鳝鱼烹熟,让一个死囚犯食用,死囚吃下鳝鱼后不久就腹痛丧命。原来吃有毒的鱼可以死,知县遂将樵夫的妻子无罪释放。鳝鱼为什么会有毒呢?原来据史料记载,铅山县在明朝是我国当时造纸业非常发达的地方,驰名中外的“连史纸”就出产于此。“连史纸”以嫩竹桨为原料,经漂白打浆后制成。其漂白和打浆都是在水中进行,每天都有大量污水向外排放,久而久之,使得邻近水域受到严重污染,生活在此的鳝鱼也日复一日地通过食物链在其体内逐步慢慢积蓄有毒物质,也就自然成了有毒物质的携带者,鱼被人吃后怎能不中毒呢?!中毒鳝鱼为什么总昂头露出水面呢?鳝鱼是用口腔喉和表皮进行呼吸的。鳝鱼好静,在水中一般是静卧在水底的。而中毒后的鳝鱼由于体内严重缺氧,只好把头伸出水面去呼吸。了解了这些,您在购买鳝鱼时,千万不要买那些将头露出水面的鳝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