浮小麦有什么作用?浮小麦的功效、作用及食用方法

浮小麦其实就是小麦淘洗时施于水面的干瘪颖果部分,类似于稻谷的外壳。虽然这种东西极其常见,平时人们可能意识不到它的作用,但是在中医里,这种浮小麦的作用是很大的。那么浮小麦有什么作用呢?一个一个听我说。对了,浮小麦的吃法和禁忌一并呈现。

1,固表止汗

浮小麦味甘凉,能固皮毛。是敛液固表止汗的佳品。不同的中药可用于治疗自汗、盗汗等疾病。

2、益气清热

浮小麦味甘凉,入心经,能益气、敛心液、消虚热。不同的中药可用于治疗阴虚发热、骨蒸、疲劳等症状。

3.浮麦怎么吃

1,口服:煎服,3 ~ 5元;或者炒制研磨成粉。

2、浮麦大枣粥

材料:浮小麦50克,大枣6枚,糯米60克。

做法:将浮麦、大枣、糯米分别洗净,去杂,放入锅中,加水适量,先用武火,后用中火,再用文火煮成粥。

功效:大枣能活血补血,浮小麦能益气止汗。

4、浮麦禁忌

《四川中医志》(1960版):“烦躁不安或虚脱出汗不出汗者勿用。”因此,使用浮小麦时要注意:阴虚自汗、盗汗者不宜使用。

5.浮小麦配方

一、治疗盗汗的“专家”:浮小麦

(1)治盗汗出汗:浮小麦,文武火炒,末事。每次两元,喝米饭喝汤的时候经常服用比较好。一种方法是把老小麦和干枣一起煮。(“健康宝”)

(2)治男方出血:用小儿大便将浮麦炒至末,水煎白糖。(《奇方类编译》)

(3)产后盗汗:浮小麦15-30g,黄芪10-15g,红枣10,煅牡蛎20g。水煎服,每日1剂。

(4)体虚盗汗:浮小麦20g,红枣15g,乌梅肉15g,水煎,每日1剂。

(5)发热后盗汗:浮小麦30g,玉米芯30g,以煎汤代茶。多汗者服用3剂。

(6)肺结核盗汗:浮小麦15g,百部15g,百合30g,水煎,每日1剂。

第二,兼容性和应用

(1)配麻黄根,麻黄根味甘、性平,入肺经,“肺合皮毛”,故能固表止汗;浮小麦性味甘凉,人的心经,“汗为心之液”,故能益气清热,又能直达皮肤散热,故亦能解乏清热。两药合用,相辅相成,益气养心,清热凉血,固表止汗。

(2)复方黄芪:生黄芪合浮小麦是治疗气虚自汗的常用药对。黄芪味甘,性温,人内益气,入表强身,能护阳止汗;浮小麦味甘性凉,能帮助人感心经,敛液止汗,且轻飘飘,还能固表止汗。两药配伍,相辅相成,标本兼治,长于益气固表、敛液止汗。最适用于治疗各种体虚劳损、卫气不固、原因不明引起的自汗症。对于气虚盗汗者,也可选用。

(3)用酸枣仁:酸枣仁既能养心安神,又能敛心止汗;浮小麦性淡而燥,是最好的解表方法,能去虚热,去骨蒸。药物组合更具有养心敛汗的功效,适用于心气不足、体倦多汗之证。

(4)配大枣甘草:女子脏躁为心阴血虚之证,可见烦躁、多汗、失眠。用浮麦凉人心,养心阴,益心气,配合大推暖人心养血,佐以甘草调其药性,为各方“甘麦大枣汤”,是治疗心阴血虚,脏腑狂躁的良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