桑叶有什么作用?
(1)桑叶的功效具有疏散风热、清肺润燥、平肝潜阳、清肝明目、凉血止血的功效。用于风热感冒,肺热干咳,头晕头痛,视物模糊。
疏散风热:用于风热感冒,目赤肿痛,常与菊花同用。
清肝明目:用于风火眼病(如急性结膜炎)。用黑芝麻制成的桑麻丸,用于肝阴不足、肝阳上亢引起的头晕目眩。清肺润燥:用于肺热引起的干咳:本品味苦寒,清肺热,味甘养阴,凉润肺燥,故可用于燥热、干咳、痰少引起的肺损伤。轻症者可配伍杏仁、沙参、贝母,如桑杏汤。严重者可与石膏、麦冬、阿胶同用。
具有凉血止血的功效。血热呕血,用桑叶30克煎服,或与其他凉血止血药同用。
桑叶富含氨基酸、纤维素、维生素、矿物质、黄酮类等生理活性物质,是很好的中草药和保健食品。
我国在汉代《神农本草经》中将桑叶称为“仙草”,具有补血、祛风、散热、益肝通气、降血压、利尿等作用。可见古代医家已经意识到桑叶是清热止汗的良药。
据《本草纲目》“以茶代之,常服止汗剂”;
《本草纲目》中明确记载“以煎汁代茶,可解渴”。
据元代朱丹溪在《丹溪心法》中曾记载:“霜桑叶研磨后,取米止盗汗。”明末清初名医傅青主,尤其擅长用桑叶止汗。他先后配制了“止汗丸”、“止汗丸”、“止汗宁心丸”等多个方剂,均以桑叶为主药,称赞桑叶为“止汗之奇品”。
现代医学证明,桑叶是一种很好的功能性食品,能降血压、降血脂、抗衰老、增加耐力、降低胆固醇、抑制脂肪堆积、抑制血栓形成、抑制肠道内有害细菌的繁殖、抑制有害氧化物的生成,最突出的作用是预防糖尿病。
(二)桑叶的作用据研究,干桑叶含粗蛋白质25% ~ 45%,碳水化合物20% ~ 25%,粗脂肪5%,并含有丰富的钾、钙和维生素C,以及铜、锌、硼、锰等多种微量元素。桑叶中含有蜕皮甾酮、羽扇豆酮、靶苷、桑色素等氨基酸、维生素、黄原酸、叶酸、富马酸、外消旋肌酸、植物雌激素等人体所需的物质,具有抗应激、抗衰老、增强身体耐力、调节肾上腺素功能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