嵩山中岳寺简介

中岳庙,位于河南省登封市嵩山东麓黄盖峰脚下,是嵩山庙群的主庙。原名“太史庙”,建于秦朝。

汉武帝登上嵩山,下令修建寺庙。北魏时改名。唐宋时期多次扩建。明朝崇祯十七年(1644),毁于大火。它是清乾隆年间重建的。现存寺庙体系基本保留了清代重建后的规模。

寺庙依山而建,由南向北一步步升高。寺院南北长650米,东西宽166米,占地110000平方米。中轴线上有十一座建筑,依次为中华门、药残阁、天中阁、裴天佐镇广场、崇圣门、花满门、军吉门、高松军吉坊、中岳殿、寝宫、御书楼。在寺庙的东、西路上,还有太尉宫、火神宫、祖师宫、萧楼宫、神州宫、王龙宫等小院落。

中岳殿的主殿是中岳殿,也叫季峻殿。九堂宽,五堂深,占地1,000平方米。是全寺最大的大殿,也是嵩山最大的建筑。大殿为重檐、屋顶式建筑,覆盖黄色琉璃瓦,椽子、飞檐斗拱、梁顶都涂有清代最尊贵的篆色。神社内供奉着一尊高5米的“崇圣天王”(即中岳皇帝)雕像,两旁是朝臣和镇馆将军。

在中岳庙军吉门的东侧,有宋忠跃高陵庙的纪念碑。碑文为北魏嵩山道士寇所写,刻于北魏太安二年(456)。它是嵩山最古老的石碑。中岳庙内文物众多,如铜器、宋代铁人、晋代中岳庙碑、晋明铁狮子、明代吴越碑等。该寺已被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中岳寺每年农历三月和十月有两次传统庙会。

中岳庙现为全国重点道观,河南省道教协会所在地。

胡主编:《中国道教大辞典》(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5),第1669页,“嵩山中岳庙”。《中国道教》(上海:知识出版社,1994),第四卷,知识出版社(上海),1994,第258-259页。道教圣地建筑群遗产泰山(1987)武夷山(1999)文化遗产武当山古建筑群(1994)庐山国家风景名胜区(1996)青城山与都江堰(2000)登封“天地之中”历史。自然遗产三清山国家风景名胜区(2008)中国丹霞(含广东丹霞山和江西龙虎山,20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