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摩可以用来治疗什么疾病?
上世纪50年代,关于推拿疗法的书籍是上海中医学院附属推拿医学院编写的《中医推拿学》,详细介绍了推拿疗法的6大类70个适应症。包括12各种风湿病:风湿热、肩周炎、膝关节炎、坐骨神经痛、风湿性腰痛、腰背及四肢风湿、落枕、类风湿性关节炎、髋关节风湿性关节炎、肥大性脊柱炎、关节炎痛风、脸颊酸痛;内科疾病有32种:头痛、感冒、中暑、癫痫、高血压、偏瘫、脑炎后遗症的麻痹、面瘫、正中神经麻痹、肢体痉挛、腓肠肌痉挛、肺结核、肺气肿、慢性腹泻(包括结肠过敏)、便秘、腹痛、胃及十二指肠溃疡、胃下垂、上腹痛、胃痉挛、神经性呕吐。6种妇科病:盆腔炎、子宫脱垂、闭经、痛经、乳癖、习惯性流产;儿科疾病有三种:脊髓灰质炎后遗症、惊厥、消化不良;骨伤科疾病10种:创伤性腰痛、椎间盘突出、各种关节扭伤、颈椎半脱位、桡骨茎突狭窄性腱鞘炎、肩部挤压伤、胸外科后遗症、创伤性失音、气体损伤、脑震荡;外科疾病有7种:流涎、丝虫病、淋巴结核、痈、眼炎(睑缘炎)、扁桃体炎、悬雍垂下垂。其中,结核病、胃及十二指肠溃疡、痈、淋巴结病、丝虫病等。,此前被列为推拿禁忌症的,在肯定临床疗效的基础上,全部收入本教材。
此外,这一时期出版的推拿疗法代表作还有:《推拿疗法概论》(蒋静波,1955)、《推拿新编》(曲祖义,1959)、《推拿疗法》(陆等,人民卫生出版社,1959)。1959)、单纯推拿疗法(上海中医学院附属推拿学校,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60)、推拿疗法(安徽医学院附属中医医院,人民卫生出版社,1960)、推拿疗法(乳山县人民医院海阳分院,山东人民出版社)
自20世纪70年代以来,按摩医学的发展明显加快。推拿的临床、教学、科研如火如荼。大部分中医院都有按摩科或按摩项目,按摩从业人员大大增加。全国有20多所医学院校设有推拿(按摩)专业。推拿学术活动日趋活跃。出版了《推拿疗法与医疗操》、《李推拿疗法》、《推拿骨歌练习》、《正骨推拿实用手册》、《颈肩腰腿痛推拿疗法》、《软组织损伤治疗手法彩色图谱》、《伤筋脱臼推拿疗法》、《肩周炎推拿防治》、《腰腿痛推拿疗法》等多部颇具特色的骨伤推拿专著。同时还出版了《妇科推拿学》、《实用内科推拿学》、《小儿推拿疗法》、《小儿推拿学》、《小儿推拿求真三字经》、《中国小儿推拿学》等妇科和小儿推拿学专著。
这一时期,除了上述各种按摩著作外,其他重要的按摩疗法和综合按摩著作还有《中医按摩疗法》、《推拿疗法》、《杨庆山按摩经验集》、《齐鲁按摩医学》、《按摩疗法》、《实用按摩疗法》、《实用针灸推拿疗法》、《脏腑经络按摩》、《中医按摩》、《中国按摩大成》、《中国按摩大全》。《推拿疗法》、《百病推拿疗法》、《中国推拿》、《中国推拿疗法》、《推拿名著》、《中国推拿名著》、《百种推拿经验集》、《实用推拿手册》、《实用推拿》、《推拿分册》、《现代中医应用与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