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附有什么副作用?
出自《本草纲目》。
1.陶弘景:虎耳草根,且方药不重用。《离骚》云:青沙杂树,芳草萋萋。古人用来作诗,其实是无知的。还有老鼠消费,待遇不一样。
2.本草经典:天宝单方图含香水味,作用与此(莎士比亚根)颇为相似,但味道不同。
3.《本草》:香附亦入印,亦可纳气,今多有人用。他虽然出身草根,但根可细可不细,皮肤紫黑,没有毛。如果他把皮肤剃掉,皮肤就会变白。如果他以根为根本,那就错了。
拼音姓名符
英文名Nutgrass Galingale Horizon
香附的根茎
别名缺头香、垂盆草、香附、雷公头、香附、三棱、苦羌头。
来源
药材来源:莎草科植物莎草科的根茎。
拉丁动植物矿物名称:莎草。
采收贮藏:春秋两季挖根,用火烧去须根,晒干。
莎草,多年生草本植物,高15-95cm。茎直立,三棱;根茎匍匐伸长,部分膨大向外,有时数根相连。叶簇生在茎基部,叶鞘闭合包裹在茎上;叶片线形,长20-60厘米,长2-5毫米,先端尖,全缘,脉平行,主脉背面突起。花序呈圆锥花序状,3-6个花序在茎顶端排列成伞状。每个花序有3-10个小穗,呈线形,长1-3cm,宽1.5mm;宽。颖片2列,紧密排列,卵圆形至长圆形,长约3毫米,膜两侧有紫红色脉。基部有2-4片叶状总苞,与花序等长或超过花序;1每颖花,雄蕊3;柱头3,丝状。小坚果长圆形倒卵形,三棱。花期5-8月,果期7月-165438+10月。
栖息地分布
生态环境:生于山坡草地、耕地、路旁潮湿处、水边。
资源分布:分布于华北、中南、西南、辽宁、河北、山西、陕西、甘肃、台湾省等地。
性格;角色;字母
性状鉴别根茎呈纺锤形,或稍弯曲,长2-3.5cm,直径0.5-1cm。表面棕褐色或深褐色,有不规则的纵向皱纹,有6-10个明显的、略凸起的连结,节上有许多未完成的深褐色毛和须根;剃出的毛发光滑且具有精细的纵向脊。硬,消化器横切面呈角质,棕黄色或棕红色;晒人面碎,似白色,内皮层环明显,中柱颜色深,散在点状维管束。气味清香,味道微苦。
最好是大、实、棕、香的。
根茎横切面显微鉴定:表皮细胞1排,褐色,其下有2-3层上皮下细胞,壁稍厚;下表皮有许多纤维束,靠近表皮呈环状排列。皮层与中柱之间的内皮层明显;皮层散生叶脉维管束,外表坚韧,周围还有内皮层。蠕动木材类型的中柱维管束,大多是散裂的。薄壁组织中散在许多圆形分泌细胞,内含黄褐色分泌物。此外,薄壁细胞含有淀粉粒。
粉末特征:浅棕色。1未糊化淀粉颗粒呈圆形。三角形、方形或圆形齿轮状,直径3-27 μ m,分泌细胞圆形,直径35-72μm,内含黄褐色分泌物,周围放射状排列7-8个薄壁细胞。下表皮纤维呈红褐色或黄褐色,纤维细长,有的一侧有齿状,直径7-22μm,壁厚,木质化,气孔稀疏或不明显,部分纤维束被含硅质块的细胞所包围。4.下表皮细胞呈多边形或方形,壁木质化、增厚,气孔和沟纹明显。5叶基纤维细长,直径5-1.3微米,壁很厚,孔和沟不明显,有线形的胸腔。纤维周围也可见含硅块的细胞。此外,还有石室、台阶和螺纹。网状导管(图3)
根茎中的化学成分为葡萄糖8.3%-9.1%,果糖1.0%-1.7%,淀粉40%-41.1%,精油0。挥发油中含有β-蒎烯和莰烯。
桉树(1,8-桉树脑)、柠檬烯、对伞花烃、莎草烯、selinaTCMLIBiene、β-seline、α-莎草。广藿香酮α-和β-莎草酮(α-罗图醇和β-罗图醇)、莎草酮(莎草1)、异莎草醇、柯巴二烯、环氧胍和莎草酮。罗通酮、多巴松和异黄柏酮、4α,5α-环氧-11-烯-3α-桉树脑(4α
5α-氧化烯* *-11-烯-3α-醇)、香附烯-2,5,8-三醇(sugeTCMLIBiol)等。另据报道,挥发油中含有柯巴烯、香附烯、β-榄香烯、石竹烯、α-香附酮、香附醇、广藿香烯乙酸酯、香附烯-2-酮-8-醇乙酸酯(suzulene)。根茎还含有鼠李糖-3-O-鼠李糖基(1-4)-鼠李糖苷[鼠李糖-3-O-鼠李糖基(1-4)-鼠李吡喃糖苷]。
药理作用
1.对中枢神经系统的影响:1.1。对戊巴比妥钠阈下剂量的协同作用:刘国庆等报道小鼠腹腔注射不同剂量的香附挥发油(分别为0.03、0.06、0.10ml/kg)。给药后30分钟,各组小鼠腹腔注射阈下剂量的戊巴比妥钠20mg/kg,以翻正反射消失为睡眠指标,观察各组睡眠小鼠的数量。结果表明,不同剂量的香附挥发油能明显协同戊巴比妥钠对小鼠的催眠作用(P < 0.01)。
1.2.对正常家兔的麻醉作用:家兔分别注射不同剂量的香附挥发油0.050、0.075、0.100mg/kg,平均麻醉时间分别为9.0、15.0、28.5分钟。给药后,各组翻正反射迅速消失。0.050mg/kg剂量组家兔疼痛反应和角膜反射较慢,听觉反应存在。其他两个剂量组的疼痛反应和角膜反射完全消失,但听觉反应存在。各组家兔给药后均出现肢体僵直,约3分钟后消失。
1.3.协同东莨菪碱麻醉:以翻正反射消失为麻醉指标,观察各组家兔的平均麻醉时间。第一组静脉注射香附挥发油0.075ml/kg,翻正反射消失。第二组,将东莨菪碱注入脑室。第三组静脉注射香附挥发油0.035ml/kg(翻正反射不消失),再静脉注射东莨菪碱2mg/kg。结果表明,0.035ml/kg剂量无麻醉作用,但能明显延长东莨菪碱的麻醉时间,但不影响麻醉深度。
1.4对戊四氮惊厥的影响:小鼠腹腔注射香附挥发油0.1 ml/kg(致死量1/3),给药30分钟后,用85mg/kg ih戊四氮观察小鼠阵挛性惊厥次数。结果表明,香附挥发油对戊四氮致小鼠惊厥无保护作用。SinghN等也报道了香附的乙醇提取物对小鼠戊四氮和电击无保护作用。
1.5.解热镇痛作用:邓等报道小鼠皮下注射20%香附乙醇提取物,可明显提高小鼠痛阈。刘国庆等人用热板法测量痛阈。小鼠腹腔注射0.1ml/kg香附挥发油,小鼠腹腔注射10mg/kg盐吗啡作为对照。在给药后65、30、60和90分钟测量每只小鼠的痛阈。结果表明,香附挥发油无明显镇痛作用。Gupta MB报道莎草醇提取物中所含的三萜类化合物(IV-B)在5 mg/kg时的镇痛作用相当于乙酰水杨酸在30mg/kg时的镇痛作用。香附的醇提取物对酵母注射引起的大鼠发热有解热作用,其效价约为水杨酸钠的6倍。
其解热活性成分为三萜类。
1.6.降温作用:大鼠腹腔注射香附挥发油(0.1ml/kg),大鼠腹腔注射氯丙嗪(5mg/kg)作为阳性对照。在给药前后测量直肠温度。结果表明,给药30分钟后,大鼠正常体温明显降低(P
2.对心血管系统的影响:苏联学者Akperbekova。巴报道皮下注射香附水或水醇提取物可使蛙心停止收缩。低浓度时对离体蛙心,以及在体蛙心、兔心、猫心有强心或减慢心率作用。香附总生物碱、苷类、黄酮类和酚类化合物的水溶液还具有强心和减慢心率的作用,并具有明显的降压作用。刘国庆等人研究了香附的挥发油对猫血压的影响。使用氯醛糖80mg/kg进行麻醉。
记录猫的颈动脉血压。麻醉猫静脉注射0.1ml/kg香附挥发油15秒后,猫血压开始下降,150秒后比正常血压低10.7-13.3kPa。5分钟后血压开始上升,8分钟后基本恢复正常水平。因此,认为一过性血压下降与其局部效应有关。Singh N等将香附的乙醇提取物20mg/kg静脉注射到麻醉犬体内,血压缓慢下降0.5-1小时。乙醇提取物不影响肾上腺素和乙酰胆碱对血压的作用,但能部分阻断组胺的作用。
3.雌激素样作用:Indira M等报道去卵巢大鼠实验表明香附挥发油具有轻度的雌激素样活性。每6小时皮下注射两次挥发油0.2ml。48小时后,* * *上皮完全角质化。分三次给0.3ml时,大量角质细胞中出现许多白细胞。白血球的出现可能是因为挥发油的作用。香附烯)I在挥发油分离出的成分中作用最强,但不如挥发油本身。* * *内服时,挥发油、香附酮I、香附酮可引起上皮角质化,而香附酮II则完全无影响。用于全身给药的活性成分的有效剂量不应超过局部剂量的两倍。因此认为这些成分可能属于ProesTCMLIBagen类,在体内转化后活性增强。香附的这一作用是其治疗月经不调的主要依据之一。
4.对子宫的作用:张发报道5%香附流浸膏对豚鼠、家兔、猫、狗离体子宫,无论是否怀孕,均有抑制作用,使其收缩力和肌张力减弱。其作用性质与当归颇为相似,但较弱。
5.抗炎作用:Singh N报道100mg/kg香附乙醇提取物腹腔注射。
对角叉菜胶和甲醛引起的大鼠足肿胀有明显的抑制作用。这种作用强于5-10mg/kg氢化可的松。对古普塔MB的研究证明其抗炎成分为三萜类化合物。其中组分IV-B对角叉菜胶所致足肿胀的抗炎作用比氢化可的松强8倍,安全范围大3倍。对甲醛引起的足肿胀也有抑制作用。胃灌注与腹腔注射的功效比为1: 3,表明其可能仅在消化道中部分吸收。
6.对肠的作用:刘国庆等报道按常规方法制备家兔离体肠,用转鼓记录香附挥发油对离体肠的作用。结果表明,当香附挥发油浓度为5μg/ml时,能抑制小肠的收缩,当浓度增加到20 μg/ml时,表现出明显的抑制作用,降低了小肠的收缩幅度和张力。Singh N也报道了香附的乙醇提取物在20μg/ml的浓度下对离体兔回肠平滑肌有直接抑制作用。
7.抗菌作用:体外试验中,香附挥发油对金黄色葡萄球菌有抑制作用,对其他细菌无影响。香附烯ⅰ和ⅱ的抑菌作用强于挥发油,对十四行痢疾杆菌的抑菌作用更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