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宁大黄基本情况介绍

中国大黄驰名中外,西宁大黄在西宁及东部农区均有栽培,除了野生大黄,因其优质高产,几千年来一直占主导地位。西宁的大黄主要分两个品种,一个是大黄,一个是其变种,俗称凤爪大黄。西宁大黄是青海省的著名特产,是中药中不可缺少的重要药材。在多元经济发展的今天,它将是青海在国内外市场竞争的重要商品。

在青海农村有一首非常流行的歌曲《花儿》。它的前两句是:“马骑在枪背上,在西入口外挖了一趟大黄”,可见青海的大黄生产历史悠久。数百年来,中国大黄闻名于世,是世界闻名的中国特产药材之一。青海产的大黄品质较高,西宁曾经是大黄的集散地,所以在国内外市场上被称为西宁大黄。据有关记载,西宁大黄早在16世纪就漂洋过海,销往世界各地。青海大黄生长在高寒阴湿地区,为大米草科多年生高大草本植物。其品种通常分为掌叶大黄和锥栗大黄。事实上,唐古特大黄及其品种主要野生于果洛、玉树、黄南藏族自治州,在西宁地区和农区居民庭院中栽培,既可绿化庭院,又可采集入药,一举两得。大黄加工出口分盒黄和包黄两种规格。盒黄质量标准高,主要销往国外,而包黄在国内销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