调节三高的中药有哪些?治疗三高的偏方有哪些?
1,调节血压的中药
能调节血压的中药有283种,占1070种的26.45%。其中降血压的有216种,占283种的76.33%。平均每4种中药中就有3种有降压作用。
如独活、苍耳子、辛夷、菊花、桑叶等。
清热类药物包括黄连、玄参、夏枯草、半边莲、野菊花、黄柏等。
大黄、商陆、大戟、芫花等。
祛湿药包括独活、徐长卿、茵陈、厚朴、瞿麦、萹蓄等。
附子、附子、荜茇等。
理气类药物中,香附、沉香、青木香等。
调节血液的药物有红花、益母草、鸡血藤、三七、川芎、延胡索、大蓟等。
祛痰药物包括桔梗、前胡、银杏、杏仁。
羚羊角、钩藤、地龙等。在平肝药物中;
扶正药物有生地、当归、淫羊藿、白术、黄芪、菟丝子、杜仲等。
另外,一些不常用的中药,如罗布麻、臭梧桐叶、虎耳草、夏天无、猪毛菜等。,均有较好的降压效果,应选用。
与西医完全不同,中药对血压有双相调节作用,即高血压者可降,低血压者可升,有33种* * *,占11.66%。如人参、鹿茸、白芍、五味子、红景天、浙贝母、苍术、干姜、吴茱萸、细辛、牛黄、木香、白芥子、丹参、益母草、海藻、仙鹤草、四季青。这种适应原功能是中医的特色。
升高血压中药有34种,占12.02%。如大蓟、陈皮、枳壳、麻黄、阿胶、青皮、附子、紫河车、玉竹、金银花、番泻叶、马兜铃、款冬花、麝香、伸筋草等。
2.一种调节血脂的中药
降血脂中药有154种,占1070种的4.3%。只有1种能升高血脂,是牡丹皮。能降低血清胆固醇的中药有124种,如决明子、何首乌、金樱子、泽泻、郁金、生地、桑叶、柴胡、升麻、黄芩、黄连、萆薢、槐米、丹参、昆布、党参、灵芝、黄精、枸杞子、女贞子等,其他不常用的中药也有很好的降低血清胆固醇的作用
降低血清甘油三酯的中药有84种,如西洋参、银杏叶、冬虫夏草、白术、甘草、骨碎补、何首乌、女贞子、沙苑子、白首乌、熟地、茶树根、麦饭石等。
抗动脉粥样硬化的中药有55种,包括溶解动脉壁上的斑块。如枸杞子、升麻、赤芍、忍冬藤、柴胡、土茯苓、重楼、徐长卿、桑寄生、蒲黄、没药、毛冬青、丹参、肉苁蓉、当归、金樱子、穿心莲、泽泻、萆薢、薤白、蒺藜。
低密度脂蛋白升高往往是心脑血管疾病的隐患。降低低密度脂蛋白,相应升高高密度脂蛋白,是预防心脑血管疾病的重要一环。能降低低密度脂蛋白的中药有20种,如银杏叶、虎杖、枣仁、云芝、紫苏、冬虫夏草、松叶、水牛角、毛五加、茶叶、绞股蓝、苦丁茶、月见草等。
既能降低血清胆固醇和甘油三酯,又能抗动脉粥样硬化的中药有19种,如黄精、女贞子、党参、丹参、郁金、海带、升麻、骨碎补、甘草、水蛭、生姜等。
3.一种调节血糖的中药
作用于血糖的中药有111种,占1070种的10.38%,其中降糖中药有83种,占11种中药的74.78%,降糖中药占6578%。人参、地黄、知母、枸杞、天花粉、灵芝、西洋参、白芍、黄精、女贞子、山茱萸、黄连、黄芩、夏枯草、黄柏、桔梗、杏仁、牛蒡、木香、石菖蒲等83种降糖药。血糖双相调节的有10种,占9.0%。65,438+00种用于双相血糖调节的中药,包括黄芪、白术、淫羊藿、麦冬、玉竹、地骨皮、刺五加、人参叶、麻黄、土木香。升高血糖的有18种,包括党参、石斛、何首乌、五味子、贝母、秦艽、紫苏、淡竹叶、龙胆草、栝楼、杜仲、槐花。
对“三高”有影响的中药
有25种中药可以降血压、血脂、血糖,可供临床“三高”患者选用,如人参、白术、熟地黄、玉竹、枸杞、淫羊藿、灵芝、桑叶、石菖蒲、蒺藜、黄芩、黄连、地骨皮、泽泻、茵陈、桔梗、昆布。
中医讲究辨证。在辨证论治方药的基础上,根据辨证要求,选择药理上已被证实有效的药物进行加减。如气虚者可选用人参、白术,阴虚者可选用熟地黄、玉竹、枸杞子,阳虚者可选用淫羊藿,热盛者可选用黄芩、黄连,便秘者可选用大黄。就是要做到辨证施方,药理选药。
4.血糖升高的原因
1.肝病时肝糖原储存减少。
2.急性感染、外伤、脑血管意外、烧伤、急性梗塞、剧烈疼痛等。在应激状态下,分泌胰岛素拮抗激素,如肾上腺皮质激素、肾上腺髓质素、生长激素等。增加,而胰岛素分泌相对减少,使血糖升高。
饥饿和慢性疾病会降低体力,导致糖耐量受损和血糖升高。
4.一些药物,如糖皮质激素、噻嗪类利尿剂、速尿、女性口服避孕药、烟酸、阿司匹林、吲哚美辛等。,均可引起一过性高血糖。
5.一些内分泌疾病如肢端肥大症、皮质醇增多症和甲状腺机能亢进症可引起继发性糖尿病。
6.胰腺疾病,如胰腺炎、胰腺癌、血色病、胰腺外伤等,都会导致血糖升高。
4.如何判断糖尿病?
世界卫生组织推荐的糖尿病诊断标准是:
1.患者有糖尿病症状,任何时间的静脉血浆葡萄糖浓度≥11.1 mmol/L(200mg/DL)。
2.空腹静脉血浆葡萄糖浓度≥7.0mmol/L(126mg/dl)。
3.葡萄糖耐量试验(OGTT)口服75g葡萄糖后2小时静脉血浆葡萄糖浓度≥11.1mmol/L。
只要上述三项标准中有一项符合标准,并在次日再次选择上述三项标准中的任何一项,即可诊断为糖尿病。可以看出,糖尿病的诊断并不仅仅基于血糖升高来确定。如果有血糖升高的症状,建议先去医院检查诊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