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沟炎偏方可以治疗吗?
急性甲沟炎始于甲皱区的一小片炎症并迅速蔓延至整个甲沟,甚至形成颌下脓肿,伴有局部搏动性疼痛,常累及指甲;慢性甲沟炎多见于30 ~ 60岁,尤其是女性。任何指甲都可能受影响,但右手食指、中指和左手中指常见。起初是一个或几个指甲根部的轻度肿胀和压痛。很快,表皮脱落,皱纹下指甲化脓。脓液中常可见念珠菌的孢子和菌丝,指甲可松动甚至脱落。
方毅五参汤来自《临床皮肤病学杂志》,1982,(1):51。
由苦参30克、乌梅15克、雄黄10克、黄柏10克、蒲公英30克、白鲜皮30克组成,具有清热燥湿、解毒敛疮的功效。
适应症:掌跖脓疱病。
方杰蒲公英味苦、甘、寒,能清热解毒、消痈散结。苦参味苦,性寒,微毒,能清热燥湿,杀虫。乌梅酸、涩、平。属于肝、脾、肺、大肠经,外用可腐蚀坏肉。乌梅肉捣烂外用治疗伤口外翻、翼状胬肉,取其酸收敛作用。黄柏味苦性寒,能清热燥湿。白鲜皮味苦性寒,清热利湿,祛风解毒。雄黄味辛、苦、平。有毒,可杀虫治疮。
用法:每日1剂,水煎去渣,浸泡患处30分钟。
处方二酒精的来源是75%的酒精,酒精有消炎杀菌的几种作用。
甲沟炎的适应症。
用法:取1个大口瓶,装半瓶75%酒精。将患指插入小瓶,用酒精浸泡,每日2 ~ 3次,每次5 ~ 10分钟。如果已经化脓,要先排脓。一般2 ~ 3天见效。
方三鲤方来自民间。
适量的鲤鱼和醋有消炎、利尿、解毒的作用。
甲沟炎的适应症。
用法:将鲤鱼烧成灰,用醋勾兑。敷在患处,一天换1次,直到加重为止。
醋按味分,酸、苦,性温,入肝、胃经。具有收敛、止痛、利尿、消肿、杀虫、消食、杀虫、消毒的功效。能消肿止痛,散湿,杀邪毒,理各种药物。中医伤科外敷药的配制也离不开醋,醋有活血、消肿、止痛的作用。鲤鱼味甘,性平,无毒。可以受益于水。
方氏黄栀子酒的四大源头是刘天吉。四川中医药,1990,(5):40。
大黄、栀子各30g,红花10g具有清热解毒、活血化瘀的作用。
适应症甲沟炎(未溃烂或甲下有少量脓液者)。
该方剂能解除大黄、栀子的苦寒,清热凉血;大黄能活血化瘀。红花能活血化瘀。
用法:将大黄碾成豆状,栀子捣碎,然后与红花一起用75%酒精1000 ml浸泡。1周后(冬季15天),滤渣装瓶备用。
吴芳·吕雉·桑来自人民。
绿茶、黑芝麻、盐各1g,具有清热解毒、消肿散结的作用。
甲沟炎的适应症。
用法:将上述药物与少许生理盐水混合,捣成泥状。皮肤常规消毒后,将药物涂于甲沟炎处,每日换药1次,继续用药2 ~ 4次。在应用过程中,不要用水接触受影响的区域。
绿茶有很好的消炎作用,可以减轻皮肤红肿和刺激。
方流高出自民间。
黄连和大黄具有相同的清热解毒功能。
甲沟炎的适应症。
方杰黄连、大黄味苦性寒,能清热解毒、燥湿。
用法:将药物晾干,研成粉末备用。使用时用醋调匀,涂于患处,每日清洗后更换。
方七仙人掌红花膏来自民间。
鲜仙人掌50克,盐2克,红花油6-8滴,有清热散结,消肿解毒的作用。
甲沟炎的适应症。
用法:将新鲜仙人掌去刺,捣成糊状,加盐和红花油,拌匀后放入容器中备用,当天备好。治疗时,取适量上述药膏涂于患处,用纱布包裹。每天早晚换药1次,4天为1个疗程。
根据仙人掌的淡味,具有行气活血、清热解毒、消肿散结的作用,具有抗菌、抗炎、消肿、抗脂质过氧化作用。阳性红花油可以活血消肿。
方八乌梅外敷方来自民间。
由数片乌梅组成,能敛疮消肿。
甲沟炎的适应症。
用法:将乌梅用湿毛巾包裹,湿润后从肉中取出核,用乌梅肉内表面敷于患处并固定,早晚各换药1次。大部分可以在1 ~ 3天内治愈。如果已经成了脓,可以先用消炎药,等脓排完了再用法。
根据乌梅外敷,它侵蚀肉,乌梅外敷用于治疗伤口外翻,就是取其收敛酸的作用。
方九朱苦胆方来自民间。
1新鲜猪胆具有消肿、泻热、散结、解毒的作用。
甲沟炎的适应症。
用法:从猪胆中倒出部分胆汁,将猪胆放在患病手指上,用胶带扎紧(不要扎得太紧,以免影响血液循环),防止胆汁流出。
据猪胆说,它是一种粘稠的有色汁液,味苦。中医认为它有利尿消肿、清热解毒的作用。用这种方法治疗甲沟炎,半小时内即可止痛,5天左右肿胀即可消失。换一个猪的胆囊一般需要3天左右。
方十仙膏来源于民间。
由30克仙组成,能吸湿排脓,拔毒生肌。
甲沟炎的适应症。
用法:将仙子研末,加温水调成糊状,敷于患处,用纱布包裹。一天换两次敷料。敷3天就好了。
以风信子为天然中草药,味苦、辛、温、有毒,能止痛、排毒、生肌;外用治疗疮、疖、肿。其种子粘液表面的细胞毛具有湿胀凝结的特性,适于疖子外敷和吸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