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天十次中医临床用药体验2021.1.15
蒲公英,俗称波波丁,是一种常见的野菜,解毒降火。夏秋两季随时可挖,洗干净当茶用。人们经常用它来治疗口疮、胃炎和感冒。蒲公英具有清热解毒、凉血散结、疏肝健脾、清肝明目、止痛止血的作用。此药临床应用广泛,贡献无穷。
难治性咳嗽可以从少阳枢机不利治疗,少阳枢机通畅,气机顺畅,通过升降协调,可以消除顽固性咳嗽。临床用小柴胡汤治疗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骨质疏松属于中医“骨痿”的范畴。治疗应从肾脾入手,方剂原则为补肾壮骨,健脾益气,活血通脉。常用方剂有骨碎补、补骨脂、淫羊藿、熟地、白芍、枸杞子、狗脊、黄芪、丹参、当归、鸡血藤、白术、续断、陈皮和莪术。
在药物的临床应用中,一定要注意药物的综合协同作用。比如麻黄既能祛寒热,冬天觉得冷,抑郁发热;夏季贪凉,寒邪抑阳见热,皮肤燥热无汗;麻黄在方药中经常被使用。夏天不出汗,皮肤紧绷,有效使用麻黄地黄;用麻黄和浮萍止痒比用其他药物好。五种平喘药加熟地黄、当归、甘草对虚喘或实喘均有效。
国医大师李宇琪致力于萎缩性胃炎及胃癌癌前病变的研究,提出了“萎缩性胃炎以痈治”的学术观点。结合临床,将本病的演变过程分为三个阶段:初期治疗以平肝和胃调脾为主;中期可益胃养阴,消痈散结;中晚期的治疗就是消痈化瘀,祛腐生新。李老的经验:萎缩性胃炎患者的舌红越红,舌苔越少,病情发展越快,越凶险;反之,病情越好,舌质越淡,逐渐在舌的外围出现浸润性的黄白苔,说明胃气回来了,水火既济。李老主张以祛腐生肌、清胃养阴为萎缩性胃炎的基本治疗原则。常用的中药有黄芪、白术、茯苓、薏苡仁、砂仁、僵蚕、马齿苋、丹参、姜黄、党参、黄连、鱼腥草、败酱草、连翘、知母、百合、白蔹、白芨、葛根、射干、川楝子、厚朴、藿香、柿子,根据病情的不同阶段和不同证候进行组方,常随证加减。
国医大师李宇琪在冠心病、房颤的治疗中,不主张活血化瘀,也不主张芳香化浊。用药上既没有猛攻,也没有大补。用的方子看似普通,但效果非同寻常,临床效果显著。认为此病皆因心气不足,精神不振,血瘀所致,最终导致心悸或瘫痪。心气通肾,肾中饱血,而肾中饱水,所以心气旺盛,气血运行通畅,没有郁滞之弊。他的学术思想是先补心肾,使心肾相通,水火既济,心杨灿复苏,心阴能滋养,故以补肾为旨,恢复心气不足。(以上是作者看完国医大师李宇琪的笔记。)
临床上治疗胃病可以先煎服,症状缓解后改为散剂更好。服药后1-2小时内不喝水不吃东西空腹服用,可以收到很好的效果。
作为一名中医,要多读书,勤于临床,千万不要脱离临床,对待不同的学术观点也不可偏颇。至于前人说的,要择其善而从之,扬长避短,百家争鸣,身体力行。通过实践,可以把别人的长处变成自己的,在实践中融合,在实践中升华。学习和借鉴古人的经验,才能从中受益,乐在其中。
国医大师朱良春先生认为,“世上只有‘无知’之病,没有‘不治之症’。如果治不好,那是因为我们还没有认识很多真正有疗效的‘无名药方’。”《内经》说:“不能治字者,无术也。”我就是这个意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