吃中药换香肠嘴?原来细辛过敏。
吃中药不会过敏吗?冬天天寒地冻,很多人吃中药增强免疫力,治疗感冒。然而,39岁的马先生在服用中药后嘴唇上起了水泡,以为是唇疱疹。准备购买抗病毒软膏时,药剂师认为可能是“药物过敏性水肿”。经与中医协调,停用中药“细辛”,逐渐摆脱“香肠嘴”的困扰。
中药过敏病例占所有过敏人群的1%,具有抗炎作用的黄连、细辛等中药较为常见。感冒疮v.s .药物过敏性水肿
台北联合医院萧中医院药剂科药师陈崇义指出,唇疱疹与药源性过敏性水肿最大的区别在于,当你感染唇疱疹时,会感到异常的疼痛或轻微的刺痛、瘙痒,而药源性过敏性水肿只会在服药后出现,并伴有其他症状,如全身过敏反应、支气管痉挛、荨麻疹或血管性水肿等。
唇疱疹的持续时间大约是7到12天。在最初发病时,患者会出现烧灼感、瘙痒和刺痛等症状,随后出现红色皮疹和小水泡。几天后表皮会破裂导致溃烂。
药物过敏的表现是多样化的,有即时反应,也有延迟反应。即时反应包括荨麻疹、血管性水肿、全身过敏反应和全身过敏反应样过敏反应,而延迟反应需要3至65±438+00天出现,产生的反应包括出疹反应、固定性药疹、史蒂文斯-约翰逊综合征、中毒性表皮坏死松解症、伴有嗜酸性粒细胞增多的药疹、全身症状和急性全身出疹。
中药过敏常见于细辛、黄连等抗炎成分。
药物不良反应因个体体质而异。人们一旦知道自己对某种药物过敏,就必须了解自己的体质,并提供给临床医生,才能安全用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