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治疗头油的中药

前段时间给大家分享了一篇文章,通过化痰祛湿调理改善头发爱油脱发。很多朋友问“我脱发很多,头发油,有头皮屑。也是痰湿引起的吗?如何规范?”

事实上,在脱发和发油的病因病机中,虽然痰湿是非常常见的病因,但并不是所有的脱发和发油都单纯是痰湿引起的。

在现实生活中,由于年龄、油性发质、脱发程度、病程长短等因素不同,疾病的病因病机也有所不同。临床上大多数人是由多种病因和发病机制共同作用引起的。所以根据不同情况,往往需要分阶段治疗。

乐启生中医团队指出,该病在不同阶段有不同的临床表现和病机证候,病因复杂,有实有虚。基本病机通常为肝肾亏虚、精血不足,以湿热血瘀为标,虚实互为因果。

对于长期作息不规律,工作压力大,或者过度劳累的人来说,更是如此。这些习惯或行为往往容易消耗肝肾,导致肝肾不足。

此外,中医认为,饮食中多食肥甘稠,易致湿热血瘀,湿热血瘀可导致血热。而且经常心情不畅,想太多,很容易上火,燥。正如《正宗外科》所说,“血虚不能以气养肤,所以发根空虚,成片脱落...这都是因为风热挟虚攻注”。指血虚型出血热,可引起风化干燥,导致脱发。

比如头发就像长在地里的庄稼,庄稼的生长往往受很多因素的影响,比如地里的水量,土壤的养分含量,阳光的照射等等。只有根据不同阶段的病因病机,针对性调理,才能有效改善。

乐启生中医团队的临床实践发现,很多脱发患者都有肝肾不足的症状,头发多为干油。所以在调理的过程中,要注意滋补肝肾,养血滋阴稳定发根,还要注意清热利湿,化痰祛湿,活血化瘀。

此外,在调理过程中,随着病情的好转,湿热、痰湿或血瘀等病理因素的消除,部分人会表现出血虚、风燥、湿热余邪交织的症状。在这个阶段,需要结合症状的改善情况适当调整处方。比如头痒患者,以凉血祛风或养血祛风为主,辅以桑叶、蒺藜、菊花等清热利湿之品。如果头痒明显改善,但头发还是油油的,有头皮屑,而且头皮屑油粘粘的,主要是祛湿。

比如之前来看病的20多岁的余先生,主诉脱发伴随头皮油脂增多4年多。他说他从四年多前开始掉头发,特别是他的两个额叶,并伴有油性头发,头皮发痒,头皮屑多,头皮屑油油腻。另外,来门诊可以看到脸色蜡黄,油油的,舌苔白,食欲差。所以中医辨证是血虚、风燥、湿热蕴结。治以养血祛风,清热利湿,滋补肝肾。

处方:女贞子、旱莲草、制首乌、桑椹、茯苓、薏苡仁、土茯苓、透骨草、当归、山茱萸、牛膝、桑叶、蒺藜、泽泻、熟地、苍术、苦参、防风。14剂量,每日一剂,水煎服,早晚服用。并嘱咐用黑芝麻、黑豆、黑米炒面减肥法,坚持睡前食用。

第二次诊断:俞老师说头油和面部油有好转,告知按顶继续调整1个月。

第三诊断:余先生脱发好转,发油持续好转,脸上长小疖子,舌苔薄白。考虑到湿热没有完全清除,他的发根不稳定。所以,调整处方,继续调理。

处方:女贞子、旱莲草、桑椹、制首乌、茯苓、薏苡仁、透骨草、土茯苓、黄芪、泽泻、车前子、苍术、川牛膝、苦参、侧柏叶、柏子仁、白鲜皮、地肤子、生地、当归、陈皮、黄柏、生地黄30剂,1剂/日,水煎服外洗方为透骨草、皂角刺水煎。

四诊:余先生主诉脱发基本不明显,额头开始长出新头发,手脚、心口出汗较多;舌质红白,有苔。调整药方,继续调理巩固半个月。

本案中,患者余先生除了脱发,还出现了头油、头痒等症状,属于血虚兼湿热。所以调理以养血祛风、清湿热为主。养血重在肝肾;但此病湿热,头痒稍减。头油治疗为主,在加强清热祛湿的同时,加用活血通络之品。

另外,面部疖子是血液湿热的标志,所以这个阶段重用生黄芪,让想出来的邪在凉血散血中顺势而出,固本培元。多种方法并用,各有侧重,治疗以分期辨证为主,做到标本兼治。

其实导致脱发、头皮出油、头皮屑、脂溢性脱发的原因和发病机制有很多。临床上很多患者都是多种原因综合导致的,要根据个体情况辨证治疗。

希望以上相关内容表达能让更多的朋友受益,需要辩证指导的朋友也可以点击我的头像私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