苦楝最详细的资料

英文名:Melia,楝树

科名:楝科

落叶乔木,15-20m高。树皮暗褐色,纵向裂开;幼枝有星状毛,脱落很快。叶2-3倍奇数羽状复叶,长20-50厘米,幼时有星状毛;小叶卵圆形至卵圆形,长3-7厘米,宽2-3.5厘米,边缘钝锯齿,深浅不一,有时微裂。圆锥花序几乎等长于或短于叶;花萼5裂,裂片披针形,短柔毛和星状;花瓣5,淡紫色,倒披针形,短柔毛;雄蕊10。核果近球形,直径1.5-2厘米,浅黄色,4-5室,每室有1粒种子。花期4-5月,结果期65438+10月。

生长在阳光充足的开阔地带,耐潮湿的碱土;它分布在中国的中部和南部省份。

树皮、叶、果入药,有驱虫、止痛、收敛的功效,在农村广泛用作农药;此外,果实还可以用来酿酒,种子油可以用来制作油漆、润滑油和肥皂;木材用于建筑和制造家具。茎、根皮和果实含有川楝素、生物碱、山茶酚、树脂、单宁等。该品种抗二氧化硫能力强,抗氯能力弱。在二氧化硫空气污染严重的地区可以种植。

说明:苦楝。真名金铃子。

气味:苦、寒,微毒。

适应症:1。热性晕厥前(无论发作或停止,体内都是热毒交结,久而不愈),艾灸大溪、昆仑两穴,引热下行,再口服“金陵散”:用金铃子、元胡索各一两,将* *研磨到底,每次服三钱,调温酒。

2、小儿冷疝(气痛、阴囊水肿)。用金铃子(去核)五分钱和吴茱萸两毛半,碾成粉末,加酒糊成丸子,如小米。每次吃二三十粒,送盐汤。

3、肿痛。阴囊倾斜。用五两印楝肉,分成五份:一份用碎纸两用,二份炒用,一份用茴香三钱和盐半钱,一份用炒莱菔子一钱,一份用炒牵牛花三钱,一份用炒七条斑蝥(去头去脚)。炒好后分别去掉盐、萝卜、矮牵牛、香菜,只剩下碎纸和茴香,和印楝籽一起磨成粉,加酒和面糊做成丸子那么大。每次吃50粒,酒就送来了。另一个方子:将印楝籽用酒润湿,取一斤肉,分成四份:一份用小麦和四九斑蝥煮熟,去蟑螂;一部分用49片小麦和巴豆炒,去豆;一份用小麦和一两片巴戟天炒。取下戟;一部分用茴香和一两片盐炒,盐去掉。加入一两张碎纸(酒炒)和一两张木香(不用火),一起磨成末,用酒把面团煮成丸子,丸子大如五子。每次50粒,空腹服用,用盐汤送服。一天吃三次。另外还有49块印楝肉,分成七份:一份茴香五块钱。

炒同样的纸,一张黑矮牵牛,一张盐,一张莱菔子,一张巴豆,一张斑蝥。炒熟后分别挑出莱菔子、巴豆、斑蝥,加入五块钱的马兜铃根、两块半的马兜铃根、月桂根,将各药研成粉末,面糊用酒熬成木瓜大的丸子。每次30粒,饭前,送盐汤。一天吃三次。

4、脏毒和血。苦楝子炒熟磨成粉,加蜂蜜做成丸子大。每次吃十到二十粒,送米汤。

5、腹部有虫。将楝树浸泡在苦酒中过夜,用棉花包好,塞进肛门。一天换两次。

6、小便像奶油,很难排出。将印楝子和茴香均分,炒熟后磨成粉。每次拿一块钱,都有温酒送来。

7.婴儿营养不良。苦楝、川芎等分成粉,加入猪胆汁制成丸子,取米汤适量。

根和树皮:

1,解渴。用一把印楝根的白色树皮。切片,烤熟,加少许麝香,加两碗水,煎成一碗,空心服用。虫子产下后,它的干渴就会停止。

2.儿童蛔虫。用楝树皮剥去苍白的皮,加水打成汁,随儿童年龄适当食用。另一个方子:用楝树皮磨成粉,送米汤两元。另一个食谱:把根皮和鸡蛋一起煮,把眼睛吃空心,第二天把虫子邮寄过来。另一个方子:用印楝皮二两,白萝卜半两,碾成粉末,各取一两银子,水煎。此岸“抵三三”。另一个药方:用两公斤楝树白皮(粗)。

切成小块,加桶,熬成三升汁,再熬成糊状。五更时,取一勺温酒,以虫为度。

3、小儿疮(恶性疮、秃疮、螨虫疮、浸疮等。).用楝树树皮或树枝烧灰敷在疮上。如果是干疮,用猪油涂抹,调灰。

4、蜈蚣或蜜蜂蛰伤。和楝树枝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