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疗溃疡性角膜炎的药方中含有哪些药材?

溃疡性角膜炎又称化脓性角膜炎,是感染性致病因素从外部侵入角膜上皮细胞引起的炎症。主要表现为眼部疼痛或剧烈疼痛,畏光流泪,视力下降。

该病属于中医“花星云内陷”、“凝脂星云”、“蟹眼”范畴,是一种常见的外眼病。起初感到羞耻,流眼泪,感到胀痛,有痈,视物模糊,眼睑肿胀,或头痛,结膜发红,角膜少许或片状灰白,逐渐形成溃疡,甚至溃疡穿孔,虹膜脱出。

方毅加味修肝散

来源“海印经纬”

包括栀子30g、薄荷30g、羌活30g、荆芥30g、防风30g、麻黄30g、大黄30g、连翘30g、黄芩30g、当归30g、赤芍30g、菊花30g、木贼30g、桑螵蛸30g、蒺藜30g、川芎30g和甘草30g

功能疏风清热。

主治:肺肝风热型白郁。

处方中的羌活、荆芥、防风、麻黄、菊花、木贼、桑螵蛸、薄荷具有祛风、明目、退翳的功效;栀子、黄芩、大黄、连翘具有清热、泻火、解毒的作用;当归、赤芍、川芎活血化瘀。

药理栀子、羌活、荆芥、防风、麻黄、连翘、黄芩对细菌有较强的抑制作用。薄荷中含有的薄荷醇作用于皮肤或粘膜的神经末梢,引起血管收缩,局部产生清凉感,同时麻痹神经末梢,发挥抗炎、镇痛、止痒的作用。

用法:15g末,水煎,温酒送服。

谢方儿甘三

来源“海印经纬”

包括玄参30克、大黄30克、黄芩30克、知母30克、桔梗30克、车前子30克、羌活30克、龙胆草30克、当归30克、芒硝30克。

功能清腑泻热。

主治花白滞、腑灼之实证,以滞之要点从四面蔓延,迅速扩大连接,覆盖瞳孔。

黄芩、龙胆草、知母的苦寒清热方剂;大黄、芒硝能清肠泻热;车前子清热利尿;大便容易,方便小,上火腹泻;羌活能祛风止痛;玄参养阴;当归促进血液循环。

药理现代药理研究发现,玄参具有扩张血管、促进局部血液循环和消除炎症、抑制真菌的作用。

用法* * *末,每次15g,水煎服,饭后服用。

方三当归四逆汤

源《伤寒论》

由当归10g、桂枝6g、白芍6g、细辛3g、甘草6g、通草9g、大枣2枚组成。

功能温阳散寒。

主要用于治疗白花引起的阳虚寒凝证,以黑睛致萎、久愈、四肢不温为主。

处方中当归养血,桂枝温经通脉为君,白芍养血,细辛祛寒邪,通草经,甘草、大枣调和诸药。* * *发挥温阳散寒的功效。

药理实验表明,本方具有扩张血管、改善末梢循环障碍、镇痛和抗炎作用。

用法:水煎服,1剂量,每日2次。

方四新柴莲汤

来源“眼科篡夺”

由柴胡10克、黄芩10克、赤芍10克、牡荆10克、栀子10克、木通、荆芥、防风、龙胆草、黄连各6克、甘草3克组成。

功能疏风清热。

主要用于治疗风热凝脂,以黑眼圈外伤为主,如脂肪薄被。

柴胡、牡荆、荆芥、防风、祛邪止痛;黄连、黄芩、栀子、龙胆草具有清肝、泻火、消肿的作用;赤芍、木通能清热活血,消肿止痛;甘草清热和中。

药理现代药理研究发现,柴胡汤能增强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还具有抑制病毒的作用。黄芩、栀子、荆芥、防风、龙胆草和黄连具有杀菌作用。

用法:水煎服,1剂量,每日2次。

吴芳司舜酷饮子

来源《审视姚的信》

它由当归、龙胆草、桑白皮、车前子、生地、赤芍、枳壳65438±02g,黄芩、柴胡、羌活、木贼、黄连、熟大黄、防风、川芎65438±00g,炙甘草6g组成。

泻火解毒的功能。

主治腑热凝脂,白睛混红,黑睛凝脂深穴,色黄绿,黄液上涌,以全身症状为主。

方中龙胆草、柴胡清肝胆火;黄芩和桑白皮清肺火;黄连清心泻火;生地、赤芍清血热;当归、川芎行气活血,消血滞;羌活、木贼、防风、祛风;车前子清洁尿液;枳壳和熟大黄能促进排便,使邪火从二便排出,腑热得以泻下,从而减少目郁。

药理现代药理研究发现,龙胆草中含有龙胆苦苷、胆碱等。具有明显的抗炎消肿作用,并能抑制和杀灭细菌。柴胡汤能增强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

用法:水煎服,1剂量,每日2次。

根据说法,赤热严重者可加犀角、牡丹皮、乳香、没药凉血化瘀;眼角黄绿者,加金银花、蒲公英、菊花清热解毒。

刘放滋阴推汤

来源:眼科临床笔记

它由知母、生地、玄参、麦冬、蒺藜、木贼、青葙子、菟丝子各65438±00克,菊花、蝉蜕各6克,甘草3克组成。

功能:扶正祛邪,养阴散结。

适应症为凝脂后期易阴虚者。

知母、生地黄、玄参、麦冬的滋阴养津方,病情痊愈,疤痕逐渐形成。所以用蒺藜、木贼、青葙子、菊花、蝉蜕祛障,用菟丝子补肝肾,用甘草调和诸药,达到滋阴祛障的效果。

药理现代药理研究发现,生地黄具有抗炎和抑制多种真菌生长的作用,而玄参具有扩张血管、促进局部血液循环、消除炎症的作用。麦冬可以增加周围血液中的白细胞,增强体液免疫,提高对外界刺激的适应能力。

用法:水煎服,1剂量,每日2次。

齐放托李姣杜散

来源《医宗金鉴》

它由黄芪24克,金银花、连翘、川芎、当归、白芍、白术、茯苓、人参65,438+05克,皂角、桔梗、陈皮、白芷、甘草6克组成。

功能:益气解郁。

慢性角膜溃疡的适应症倾向于气虚,难以愈合,有轻度红肿疼痛。

方中所含八珍汤具有益气养血、扶正祛邪的作用,桔梗、陈皮理气,金银花、连翘、白芷清热解毒、祛邪。

药理黄芪能增强网状内皮系统的吞噬功能,抑制多种病原体的生长。金银花具有抗炎、解热、提高免疫功能和促进白细胞吞噬功能的作用。

用法:水煎服,1剂量,每日2次。

房吧魏三熏Xi房

来源“百病中药熏洗熨疗法”

包括野菊花9g,决明子15g,蒺藜9g。

清肝明目的作用。

适应症:角膜溃疡。

处方中野菊花清热解毒,决明子、蒺藜清肝明目。

药理野菊花能抑制局部毛细血管通透性的增加,对金黄色葡萄球菌有明显的杀灭作用,对真菌有不同程度的抑制作用,决明子的醇提取物有抑菌作用。

用法:将药物加清水1500 ml,煮沸10分钟,将药汁倒入小盆中,趁热熏洗患眼,每次15 ~ 30分钟。每日1剂量,早中晚1次。吸烟时,用头巾遮住头部,防止蒸汽溢出。汤药凉了以后,可以煮开再用。

方九龙丹叶儿汤

来源《中国传统眼科杂志》

包括龙胆草9克、大青叶9克、菊花9克和硼砂3克。

功能:清肝明目,祛风敛疮。

适应症:角膜溃疡。

该方剂能清肝泻火,清热解毒,明目,硼砂能祛湿敛疮。

药理现代药理研究发现,大青叶能增强吞噬细胞的吞噬功能,降低毛细血管通透性,对多种细菌有较强的抑制作用。

用法:先将前四味药加清水500毫升,煮沸5分钟,离火,加硼砂溶解混匀,过滤取汁,澄清,倒入盆中,待温热时,抬头冲洗患眼。一天洗三次。

禁止吃辛辣食物、烟酒鱼虾。

方石三黄推方明

来源《华佗神医秘传》

由秦皮、黄柏、黄连、黄芩、决明子、马钱子各18克、栀子9克、大枣5克组成。

功能:清热利湿,消翳明目。

适应症:溃疡性角膜炎后遗症,点状或片状角膜云,遮盖瞳孔,影响视力。

该方剂可使秦皮、黄柏、黄连、黄芩清热解毒,决明子清肝明目,秦皮、栀子燥湿明目。

药理现代药理研究表明,黄芩、黄连、黄柏均具有较强的广谱抗菌作用,对多种细菌毒素有明显的拮抗作用。秦皮中含有秦皮甲素和鞣质,具有镇痛和抑菌作用。

用法:将500毫升清水加入药物中,煎几次,澄清,将药液倒入碗中,将药液背在身上冲洗患眼。每天洗1 ~ 2次。

方世义秦皮Xi方木

来源“百病中药熏洗熨疗法”

秦皮、升麻和黄连各30克。

功能降浊,清热明目。

适应症:溃疡性角膜炎后遗留的点状或片状云状物。

该方剂能清热燥湿,秦皮黄连解毒,升麻升阳,引药上行。各种药物的组合,* * *起到清热明目的作用。

药理现代药理研究发现,秦皮中所含的秦皮甲素和鞣质能抑制组胺引起的局部毛细血管通透性增加,还具有镇痛和抑菌作用。

用法:将药物加清水1000 ml,煎成稠汁(约400m1),用纱布过滤,澄清汁液,倒入大碗中,用温水消毒后,注射管吸取适量药液,冲洗患眼,反复冲洗。每天冲洗5 ~ 6次。

方氏二泻火解毒汤

来源《安徽中医学院学报》

包括黄连、黄芩、黄柏、龙胆草、连翘、防风、羌活和川芎8克,柴胡、桔梗和生地10克,甘草和阿莎丽3克。

功能清热泻火,解毒明目。

适应症:细菌性角膜溃疡。

该方剂能解黄连、黄芩、黄柏,龙胆草能清肝利胆,连翘、防风、羌活、川芎、柴胡能清热解毒,生地黄能清热伤阴,桔梗能引药上,阿莎丽能防寒凉过,甘草能调和诸药。

药理黄连、羌活、黄柏、防风、龙胆草、连翘、黄芩等。本处方中所用的对细菌有很强的抑制作用。桔梗能增强巨噬细胞的吞噬能力和白细胞的杀菌能力。

用法:水煎服,1剂量,每日2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