丹参和山楂堪称血管的“天然支架”。
(丹参)
三高是生活中潜伏的三种最常见的慢性病。这三种慢性病:
分别是高血压、高血脂、高血糖,因为都占据了高字,所以形象比喻为三高。
这三高有1种表现,发病率、死亡率、致残率都非常高,是心脑血管疾病的重要危险因素。
对于三高人群,临床上要特别注意,积极给予干预和治疗。同时,对于三高人群,体检时要测量血压、血糖、血脂的变化。
丹参、山楂对促进血液流动、扩张血管、净化血液环境有积极意义,堪称血管的“天然支架”。
丹参活血化瘀,通血脉。
说到丹参,很多心脑血管病人都知道,它是一味活血化瘀、输血管的药。
的确,丹参在临床上应用广泛。
中医认为,心脑血管疾病是由于气不能推动血液在脉中停滞所致。
人到中老年,气虚是一定的,血瘀是必然的,容易患心脑血管疾病。
《本草经》中有这样一句话:“丹参长期服用能解苦、温散、利民益气,专治血分。其作用在于促进血液循环。”这意味着丹参可以长期服用,而且味道是苦的。“排水”表示“下降行为平稳”。丹参可以向下引血,但不会像当归等其他活血类药物那样向上引血到大脑,导致脑出血。
服用丹参,气机向下,犹如水向下流,气机通畅,肠胃通畅,所以有“肠鸣隐隐如走水”之说。
换句话说,对于中老年人来说,丹参在活血的同时还能补气,这是区别于其他中药的。
既然丹参有这么大的威力,为什么丹参还要加山楂?
这是因为山楂具有降血压、降血脂的作用,可以帮助丹参“化瘀而不伤新血,开郁而不伤正气”。
换句话说,山楂的酸味可以健脾和胃,帮助消化,其消食化滞的功能还可以行气化瘀,所以与丹参是防治心脑血管疾病的完美组合。
山楂扩张血管,降压降脂!
1.心血管疾病的预防和治疗:
发现山楂能扩张冠状动脉,增加冠脉流量,降低心肌耗氧量,增加心肌收缩力和心输出量,减慢心率。
因为它还含有类黄酮,所以它还能扩张冠状动脉外的血管,从而降低血压。
这些作用缓慢而持久,对患有心肌梗塞、心力衰竭、高血压等疾病的老年人非常有益。
2.降低血脂:
山楂降血脂的作用非常明显,特别是它能抑制胆固醇合成酶,降低胆固醇,从而减少高胆固醇引起的动脉粥样硬化,预防心、脑、肾等器官疾病的发生。
3.促进消化功能:
山楂含有脂肪酸,能促进脂肪消化;
含有多种有机酸和维生素C,能增加胃蛋白酶分泌,提高其活性,从而促进蛋白质消化吸收。
山楂的酸味还能刺激味觉,刺激食欲,合理调节肠胃功能。
山楂越小,酸度越大,保护血管的功能越强;
颜色绿、麻子多的山楂味道更酸,含有更多的槲皮素。
说了这么多,丹参和山楂应该怎么用?
丹参和山楂防治心脑血管疾病的“黄金组合”
用法1:丹参山楂粉,降血脂,预防动脉硬化。
用法:在药店买丹参100g,山楂100g,加工成粉,分成10份,用40度左右的温水送服,每天一份。
已经发现血脂偏稠的中老年人,无论是中度还是轻度,或者伴有动脉粥样硬化,都可以按照上述剂量服用,时间长了会有很好的效果。
如果体检时没有查出这些疾病,可以服用上述量的一半,有效预防心脑血管疾病。
用法二:丹参炒红果,护心保命。
做法:取丹参20g,山楂200g,冰糖少许,桂花糖适量;
丹参提前浸泡8小时,倒入锅中煮沸后15分钟,一次性加入去核山楂。
没有糖尿病的人可以加入冰糖,继续煮半小时,煮开冷却后使用。
这个秘方也是北京中医医院心血管科主任医师张大伟在北京卫视一档节目中推荐的救命药方。
用法三:山楂丹参饮防治冠心病和脑动脉硬化。
山楂和丹参合用对防治冠心病和脑动脉硬化有较好的效果。
服用方法为:干山楂6 ~ 12g,水煎(怕酸者可适当加糖),丹参每次1 ~ 2片,每日2 ~ 3次。
山楂用量一般干果6 ~ 12g,鲜果10g。
小贴士:
盲目喝丹参,与四味汤作用相同,活血养血效果好;
但丹参不宜用金属锅煮,建议用瓷锅。
忌食丹参与含铁量高的食物,如猪肝、羊肝;
山楂消食,辅助调节血脂,还具有活血化瘀的功效。煎服后,活血作用更佳。
红山楂味甘,有较好的消化功能;
小山楂味酸,血液循环功能较好。
丹参和山楂是心脑血管的克星,作用太强了!
在心脑血管疾病高发的今天,每个人都需要这个秘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