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肌炎输液用什么药?

心肌炎是指心肌内局限性或弥漫性的急性或慢性炎症性病变,可分为感染性和非感染性两大类。前者由病毒、细菌、螺旋体、立克次氏体、霉菌、原虫、蠕虫等引起,后者包括过敏性或过敏性心肌炎如风湿性心肌炎、理化因素或药物引起的心肌炎等。本节重点介绍病毒性心肌炎。陈庆琪的病因和发病机制中,约有40%是由柯萨奇病毒感染引起的。其他病毒包括埃可、脊髓灰质炎、腺病毒40、41、流感、副流感病毒、麻疹、腮腺炎、日本脑炎、肝炎病毒、带状疱疹病毒、巨细胞病毒、艾滋病病毒、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等。病毒作用于心肌的方式是直接侵入心肌,损伤心肌内的小血管。免疫机制引起的心肌损伤在心肌炎的发病中起着重要作用。病毒的直接入侵和免疫反应导致心肌细胞损伤和心脏收缩舒张功能障碍;如果病变涉及起搏或传导系统,如窦房结、房室结和束支,可引起各种类型的心律失常。此外,该病还可能与硒缺乏和HLA类抗原表达异常有关。柯萨奇B病毒感染引起的心肌炎,最终约10%演变为扩张型心肌病。临床上患者常出现发热、全身酸痛、咽痛、倦怠、恶心、呕吐、腹泻等症状,继而出现心悸、胸闷、胸痛或心前区钝痛、头晕、呼吸困难、水肿,甚至出现亚当斯-斯托克斯综合征。极少数病人有心力衰竭或心源性休克。体检发现:(1)心动过速或心率异常缓慢,与发热不平行的各种心律失常;(2)心脏正常或轻度增大,心脏显著增大提示心肌损害严重;(3)第一心音减弱或分裂,心音可似胎心节律;如果同时有心包受累,可闻心包摩擦音;3心尖区可听到心音和收缩期(一般不超过3级)或舒张期杂音,由二尖瓣关闭不全或心脏增大引起相对狭窄所致,心肌炎好转后杂音可消失;(4)可发现各种心律失常;(5)重症心肌炎患者可同时出现左心衰或左右心衰的症状,如肺部啰音、颈静脉扩张、肝肿大、下肢水肿等。严重者可出现心源性休克。辅助考试1。心电图(1)窦性心动过速、缓慢性心律失常、一至三度房室传导阻滞、窦房传导阻滞或束支传导阻滞。部分患者发病后迅速出现三度房室传导阻滞,是猝死的原因之一。(2) T波倒置,两个以上导联R波< R波1/10变平或缩小,或T波深度倒置;(3)两个以上导联ST段水平或斜向下运动≥0.01mV或ST段异常抬高或异常Q波;部分患者可看到R波振幅降低。心包炎患者常有ST段抬高。如果单纯表现为ST段抬高呈单向曲线,可能与心包及心包下心肌受累有关。少数患者心电图可类似急性心肌梗死,表现为ST段抬高和病理性Q波的单向曲线。(4)频发房性、房室交界区或室性早搏,可为单源、多源、成对。多数室性早搏无固定节律间期,提示存在异位兴奋灶。可以看到自主性房性或交界性心动过速、阵发性或非阵发性室性心动过速、心房扑动或心房纤维性颤动。心室扑动或心室颤动很少见,是猝死的原因之一。2.胸部X线、超声心动图、放射性核素心脏检查等影像学检查可发现心脏增大和心功能不全的表现。3.其他实验室检查:(1)可升高白细胞计数,急性期可加快血沉,升高C反应蛋白。从咽拭子或粪便或心肌组织中分离病毒。(2) CK、CK-MB、AST、LDH、肌钙蛋白1或T在发病早期明显升高,在急性期呈动态变化。(3)从急性期心内膜、心肌、心包或心包穿刺液中检测病毒、病毒基因片段或病毒蛋白抗原。(4)病毒抗体和病毒特异性IgM阳性。(5)心内膜心肌活检进行病毒基因检测和病理检查。诊断与鉴别诊断(1)病毒性心肌炎的诊断必须以心肌炎和病毒感染的证据为依据。所以,一定是:1。心肌炎的临床表现有胸闷、心悸、心脏增大、心律失常或心力衰竭,心电图上有ST-T改变、异位节律或传导阻滞等心肌病变的证据。2.病毒感染的证据①出现发热、腹泻或流感症状,并在发生后不久出现心脏症状或心电图改变。②血清病毒中和抗体阳性结果。如柯萨奇B病毒中和抗体或流感病毒血凝抑制抗体等。)(发病初期抽取血样,每2-4周抽取一次)。如果二抗滴度升高4倍以上或其中一个抗体滴度≥640,则为阳性。③咽、肛门病毒的分离,如果阳性,有辅助诊断意义,但其意义必须结合阳性中和抗体测定结果。④聚合酶链反应检测粪便、血清或心肌组织中的病毒RNA。⑤心肌活检,从心肌组织中检出病毒RNA。(二)鉴别诊断在考虑病毒性心肌炎的诊断时,应排除β受体亢进、甲亢、二尖瓣脱垂综合征等影响心肌的疾病,如风湿性心肌炎、中毒性心肌炎、冠心病、结缔组织病、代谢性疾病和克山病(克山病病区)。如果条件允许,有必要进行上述任何一项病原学检测。急性期治疗以维生素C等自由基清除剂为主,辅以抗病毒治疗。慢性期以自身免疫损伤和心功能不全为主,应以改善心功能为主,对难治患者应加用免疫抑制剂。1.尽早卧床休息饮食,急性期卧床不少于3个月,恢复期(即6-9个月)下午卧床半天。对于心脏增大的患者,应延长卧床休息时间,直到心胸比率接近正常,然后开始有计划的活动。心力衰竭的人应该完全卧床休息。变成易消化且富含蛋白质的食物。2.抗感染疗法(1)抗病毒疗法:主要用于疾病早期。①利巴韦林:10 ~ 15 mg/kg/d,肌肉注射或静脉滴注两次。②干扰素:肌肉注射1.5 ~ 25000 U,1次/d,5 ~ 10天为1个疗程,每2 ~ 3天可重复1个疗程。③康克注射液:从苦参中提取,毒性低,对柯萨奇B组病毒有明显的抵抗作用。现已制成纯度为99.43%的康克注射液,能明显改善症状和体征。(2)抗菌治疗:一般常规使用青霉素1 ~ 2周。发生慢性心肌炎时,应注意治疗或清除细菌感染,如慢性扁桃体炎、慢性鼻窦炎、中耳炎等。(3)中药:静脉注射黄皮注射液40g,1次/d,共***2周。牛磺酸2g/次,口服,3次/d,疗程1 ~ 10个月。中草药如板蓝根、连翘、大青叶、虎杖、苦参对病毒感染可能有效。3.营养性心肌急性心肌炎应使用自由基清除剂,包括静脉或口服维生素C、辅酶Q10、VitBco、ATP、肌苷、环腺苷酸、细胞色素C、丹参等。4.提高免疫功能(1)胸腺肽:10mg或0.1mg/kg,肌肉注射1次/d,15 ~ 30次为1疗程。注射前用10倍稀释做皮试。完成疗程后,效果可维持1 ~ 2年。(2)死卡介苗:在滴过药液的前臂皮肤上刮1 ~ 1.5厘米,两划,隔日1次;4周后改为每周两次,***30次。可以持续1年左右。(3)丙种球蛋白:1肌注2 ~ 5ml,3 ~ 4周。(4)转移因子:上臂或大腿内侧皮下注射1 ~ 3U/次,每周1 ~ 2次,1个月后改为每两周1次,* * 2个月。5.糖皮质激素用于常规重度心力衰竭、心源性休克、慢性心律失常患者,疗程不少于6个月,最好是10 ~ 12个月。应注意药物不良反应和继发感染。6.对症治疗(1)心源性休克:24小时内静脉注射大剂量VitC 4-6次,总量30g/天。补液和纠正酸中毒。如果血压仍不升高或不满意,应使用降压药维持血压。使用洋地黄改善泵功能,给予糖皮质激素,如吸氧、镇静等。(2)心力衰竭:基本药物为洋地黄和利尿剂。具体用药方法和注意事项请参考“心力衰竭”。但患者对洋地黄更敏感,容易出现洋地黄中毒(常表现为心律失常),因此心肌炎患者只用常规剂量的2/3。使用利尿剂时,要注意补钾;必要时应联合使用排钾和保钾利尿剂。(3)心动过缓:严重窦性心动过缓伴高房室传导阻滞患者应及时给予大剂量糖皮质激素,静脉滴注异丙肾上腺素、阿托品或654-2及大剂量VitC,并尝试氨茶碱(0.25~0.5g)、烟酰胺(600 ~ 65438+60~90mg)、心得安(60 ~ 90)。大多数患者在4周内恢复窦性心律和正常传导。必要时安装临时或永久起搏器。(4)快速性心律失常:治疗首选β受体阻滞剂和胺碘酮。β受体阻滞剂、洋地黄和地尔硫卓可用于控制房颤的心室率。3?0或维拉帕米;如果治疗室上性或室性心动过速,可使用胺碘酮;如有必要,进行电复律治疗。严重危及生命的快速性心律失常可用糖皮质激素治疗;如有必要,插入ICD。7.7的早期应用。ACEI和Angⅱⅱ受体拮抗剂可阻断病毒性心肌炎患者心肌自我修复过程,加重病情发展。因此,急性期不能作为干预心肌纤维化的合适时机,最佳干预时期为慢性期。预后和患者教育对于病毒性心肌炎患者的早期诊断和治疗,大部分预后良好;然而,由于缺乏对病毒感染的有效治疗和个体反应性差异,少数患者可演变为扩张型心肌病。已经发展为扩张型心肌病的患者应该接受规范化治疗。祝你早日康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