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瘟解毒丸简介

目录1拼音2清瘟解毒丸药典标准2.1名称2.2处方2.3制备方法2.4性状2.5鉴别2.6检查2.7含量测定2.7.1色谱条件及系统适用性试验2 .7.2对照品溶液的制备2.7.3供试品溶液的制备2.7.4测定方法2.8功能主治2.9用法用量2.10规格2.65438+ 3.6清温解毒丸的作用与主治3.7清温解毒丸的用法与用量4.1北京中医选方处方名称4.2组成4.3功效4.4适应症4.5清温解毒丸的用法与用量4.6制备方法5济南中医选方清温解毒丸5.1处方名称5.2组成5.3功效5.4适应症5.5清。 杜文杰丸用法用量5.6制备方法5.7用药禁忌6《慈禧光绪选方》中的清瘟解毒丸6.1处方名称6.2组成6.3功效6.4适应症6.5制备方法7参考1拼音qěng wēn Jiědúwán

2清瘟解毒丸药典标准2.1称为清瘟解毒丸。

清瘟解毒丸

2.2处方:大青叶100g,连翘75g,玄参100g,天花粉100g,桔梗75g,牛蒡子100g,羌活75g,防风50g,葛根100g,柴胡50g,黄芩65438+。

2.3将上述十六味药制成,粉碎成细粉,过筛,混匀。每100克粉末加入60-80克炼蜜和适量的水,然后制丸,干燥,制成蜜丸;或加入炼蜜150 ~ 170g制成小蜜丸或大蜜丸[1]。

2.4性状本品为深棕色蜜丸、小蜜丸或大蜜丸[1];气微香,甘苦。

2.5鉴别(1)取本品,显微镜下观察:内果皮纤维上下两层交错,纤维短,呈梭形(连翘)。石细胞呈黄褐色或无色,长方形,圆形或不规则形,层理明显,直径约94μm(玄参)。边缘孔的导管大而破碎,有的呈六角形或斜方形,排列紧密(天花粉根)。内果皮石细胞表面观纺锤形或长方形,镶嵌紧密,侧视长方形或长,壁厚,木质化,核长(牛蒡)。油管内含金黄色分泌物(防风)。韧皮纤维淡黄色,纺锤形,壁厚,有细孔和沟槽(黄芩)。表皮细胞狭长,垂壁深波状弯曲,具气孔和哑铃状保卫细胞;非腺毛单细胞,具钝基部(淡竹叶)。

(2)取本品蜜丸6g,研末;或取9g[1]小蜜丸或大蜜丸,切碎,加入3g硅藻土,研磨均匀,加入20ml乙醚,超声5-10分钟,滤过,残渣袖手旁观,蒸发滤液,残渣加1ml氯仿使溶解,作为供试品溶液。另一种靛蓝对照品加入氯仿,制成每1毫升含1毫克的溶液作为对照品溶液。照薄层色谱法(药典一部2010版附录ⅵ b)试验,吸取上述两种溶液各5μl,分别点于同一硅胶G薄层板上,以甲苯-氯仿-丙酮(5: 4: 1)为展开剂,展开,取出,干燥。在供试品色谱中,在与对照品色谱相应的位置上,出现相同的蓝色斑点。

(3)取[鉴别](2)项下的备用残渣,使乙醚完全挥发,加入20ml乙酸乙酯,超声20分钟,过滤,滤液蒸干,残渣加1ml甲醇使其溶解,作为供试品溶液。另一葛根素对照品加入甲醇,制成每65438±0ml含65438±0mg的溶液,作为对照品溶液。照薄层色谱法(药典一部2010版附录ⅵ b)试验,在同一硅胶G薄层板上分别吸取供试品溶液5μl和对照品溶液2μl,以氯仿-甲醇-水(28;10: 1)作为显影剂,显影,取出,干燥,在紫外灯(365nm)下观察。在供试品色谱中,在与对照品色谱相应的位置上,出现相同颜色的荧光斑点。

(4)取本品蜜丸3.5g,研末;或取5g[1]小蜜丸或大蜜丸,切块,加入2g硅藻土,研磨均匀,加入80ml 70%乙醇,加热回流1小时,放冷,过滤,滤液蒸干,残渣加适量水溶解,加入聚酰胺柱(60-80目,1g,内径60。用50毫升50%甲醇洗脱,收集洗脱液,蒸干,残渣用1毫升甲醇溶解,作为供试品溶液。另一种黄芩苷对照品加入甲醇,制成每65438±0ml含65438±0mg的溶液,作为对照品溶液。照薄层色谱法(药典一部2010版附录ⅵ b)试验,分别取供试品溶液4μl和对照品溶液2μl点于同一聚酰胺薄膜上,以乙酸乙酯-丁酮-乙酸-水(10: 7: 5: 1)的上层溶液为展开剂。供试品色谱中,在与对照品色谱相应的位置上,出现相同颜色的斑点。

(5)取本品蜜丸3.5g,研末;或取5g[1]小蜜丸或大蜜丸,切成片,加入2g硅藻土,研磨均匀,加入50ml无水乙醇,加热回流1小时,过滤,滤液浓缩至1ml,加入2g中性氧化铝,混匀,干燥,加至中性氧化铝柱(100 ~ 200)。此外,将牛蒡子苷对照品加入乙醇以制备每1ml含1mg的溶液作为对照品溶液。照薄层色谱法(药典一部2010版附录ⅵ b)试验,分别吸取供试品溶液5μl和对照品溶液2μl于同一硅胶G薄层板上,以氯仿-甲醇-水(40: 8: 1)为展开剂,展开,取出,干燥,喷65438+。供试品色谱中,在与对照品色谱相应的位置上,出现相同颜色的斑点。

2.6检查应符合丸剂(药典2010版附录1A)项下的有关规定。

2.7含量测定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药典一部2010版附录ⅵ D)。

2.7.1色谱条件及系统适用性试验,以十八烷基硅烷键合硅胶为填充剂;以甲醇-水-磷酸(47∶53∶0.2)为流动相;柱温40℃;检测波长为280纳米。理论塔板数以黄芩苷峰计算应不低于2500。

2.7.2对照品溶液的制备取黄芩苷对照品适量,精密称定,加入70%乙醇,制成每1ml含60μg的溶液。

2.7.3供试品溶液的制备取本品蜜丸适量,粉碎成细粉,约取65438±0.0g,准确称取;或取重量差的小蜜丸或大蜜丸[1],切成块,混匀,约取1.5g,准确称定,加入硅藻土1.5g,研磨均匀,转移至带塞锥形瓶中,准确加入70%乙醇50ml,塞紧,称定重量,超声处理(功率20。

2.7.4测定方法分别准确吸取5 μ l对照溶液和5μl供试品溶液,注入液相色谱仪,测定即得产品。

本品每丸含黄芩苷(c 2118o 11)。水蜜丸每1g不得少于3.3mg,小蜜丸每1g不得少于2.2mg,[1]大蜜丸每丸不得少于20.0mg。

2.8功能主治:清瘟解毒。用于外感流行,恶寒实热,头痛无汗,口渴咽干,流行性腮腺炎,大头瘟。

2.9口服用法用量。水蜜丸12g;一次;小米丸18g(90粒)一次【1】,大米丸2粒一次,一日两次;孩子要减少。

2.10规格(1)水蜜丸每120丸重12g?(2)小米丸每100粒重20g吗?(3)每粒蜜丸重9g[1]

2.11存储密封。

2.12版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2010版

3清瘟解毒丸说明书3.1药品名称清瘟解毒丸

3.2清瘟解毒丸的汉语拼音

3.3大蜜丸剂型每粒重9g;水蜜丸每120丸重12g。

3.4性状清瘟解毒丸为深褐色蜜丸或大蜜丸;气微香,甘苦。

3.5清瘟解毒丸的主要成分为大青叶、连翘、玄参、天花粉、桔梗、牛蒡子(炒)、羌活、防风、葛根、柴胡、黄芩、白芷、川芎、赤芍、甘草、竹叶。

3.6清瘟解毒丸的作用主要是清热解毒。用于外感流行,恶寒强热,头痛无汗,口渴咽干,流行性腮腺炎,大头瘟。

3.7清瘟解毒丸的用法用量为口服。水蜜丸12g;一次;大蜜丸一次2粒,一日两次;孩子要减少。

4《北京中医选方》4.1中的清瘟解毒丸命名为清瘟解毒丸。

4.2由羌活75、黄芩100、连翘75、花粉100、桔梗75、玄参(去苇)100、白芷50、葛根100、川芎50、大青叶100组成。

4.3功效《北京中医方剂学著作》清瘟解毒丸具有清热、祛风解表的功效。

4.4《北京市中医方剂学文选》中注明的清瘟解毒丸,主治感冒风寒、体热头痛、发热畏寒、四肢酸痛。疼,大头瘟。

4.5清瘟解毒丸用法用量:服用1粒,每日三次,温开水冲服。

4.6制作方法为细粉,炼蜜为丸,每丸重3元。

5《济南中医选方》5.1中的清瘟解毒丸,名为清瘟解毒丸。

5.2由连翘、金银花、桃仁1、花粉22、菊花22、牛蒡子(炒)22、桔梗1 25、桑叶22、浙贝母22、玄参32、竹叶22、甘草22、赤芍1和薄荷65438组成。

5.3功效《济南中医选方》清瘟解毒丸具有清热解表、疏风清热的功效。

5.4清瘟解毒丸,主要用于济南市中医选方,主要用于瘟疫初期的头晕肿痛、体热恶寒、咳嗽咽痛等症。因温毒过盛而流行感染引起的头痛、体热、四肢酸痛、小便赤黄;腮腺炎。

5.5清瘟解毒丸用法用量成人每人服2粒,儿童酌情服用,温开水送服。

5.6制作方法为细粉,炼蜜为丸,每丸重2元。

5.7用药禁忌孕妇不宜服用。不要吃辛辣油腻的食物。

6《慈禧6.1光绪医学选方》中的清瘟解毒丸命名为清瘟解毒丸。

6.2黄芩、玄参、桔梗、陈皮、黄连1.25元、升麻5元、* * 1.25元、牛蒡子1.25元、柴胡1.25元、连翘2元、板蓝根1.25元。

6.3功效《慈禧光绪医学选方》中的清瘟解毒丸具有祛风邪气、清热解毒的功效。

6.4清瘟解毒丸,主要用于《慈禧光绪医学选方》,主治疫毒。

6.5制备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