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能调节凝血吗?

高血压、高血脂、动脉粥样硬化、冠心病等。,往往是相互关联的。高血压可促进血管活性胺大量释放,造成血管内皮细胞损伤,细胞间隙增大,使血液中的脂蛋白更容易透过血管壁,加重高脂血症的进展。高血脂会导致动脉内膜增厚,血管阻力增加,最终导致血压升高。

随着高血压和高血脂的推动,动脉粥样硬化和冠状动脉粥样硬化(冠心病)随之而来。所以我们一直在寻找可以兼顾三者的药物,其中心舒宝胶囊和心可舒胶囊是代表,可以兼顾高血压、高血脂和冠心病,做到标本兼治。

心舒宝,国家中药保护品种,由山楂、丹参、刺五加、白芍、姜黄组成。具有活血化瘀、益气止痛的功效。适用于气虚血瘀引起的冠心病、胸闷、心绞痛、高血压、高血脂、动脉硬化。

山楂有消食化积、活血化淤的功效。活血化瘀的丹参,辅以益气养血的刺五加可提高疗效;白芍、郁金能补肝肾,益精血。现代药理研究表明,山楂中的许多酸性成分具有很强的降血脂活性;丹参提取物具有修复血管内皮功能和提高免疫力的作用。白芍中的苷类成分也能有效降低血脂含量。

临床研究表明,心舒宝胶囊具有降血脂和预防动脉粥样硬化的作用,能防止动脉壁内膜和细胞下的脂质堆积,预防冠状动脉粥样硬化和血栓形成。对气虚血瘀型冠心病心绞痛具有良好的疗效和安全性。具有扩张冠状动脉、抑制血小板聚集、抗血栓形成、改善微循环、改善心肌缺血等作用。从而明显改善冠心病患者的胸闷、胸痛、心悸、气短等症状,缓解心绞痛。

内皮素-1是一种强效血管收缩剂,可刺激血管持续收缩,促进血小板聚集和血栓形成,加重心血管事件风险。血管紧张素ⅱ是一种血管收缩肽,参与调节血压。同型半胱氨酸是心脑血管事件的独立危险因素,可直接损伤血管内皮细胞,促进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形成。

临床研究表明,心舒宝胶囊联合缬沙坦等常规降压药物治疗的患者血浆内皮素-1、血管紧张素ⅱ、同型半胱氨酸水平低于对照组,24小时收缩压、舒张压、收缩压和舒张压波动低于对照组。说明两者联用可以改善高血压患者的血管内皮功能,控制高血压患者的血压变异性,对降低血压,减轻血管内皮功能的损害,延缓疾病的发展具有积极的意义。

心可舒胶囊由山楂、丹参、葛根、三七、木香组成,具有活血化瘀、行气止痛的功效,适用于气滞血瘀型的冠心病、胸闷、心绞痛、头晕、头痛、落枕、心律失常、高血压、高血脂症。

现代药理研究表明,该药对心血管系统的诸多作用主要与以下几个方面有关:丹参中含有丹参酮和丹参素,可清除体内自由基,抑制脂质过氧化,从而保护血管内皮细胞。同时能促进心肌收缩,改善心功能,降低心肌耗氧量。

同时能抑制凝血功能,并能影响多种凝血因子,降低血液粘度,改善血液流变学,调节细胞电泳率和红细胞压积,从而改善血液循环。三七能增强纤溶系统的活性,改善血流动力学,有助于降低血压。山楂、葛根、木香具有降血脂、降血压的作用。

临床研究表明,使用心可舒胶囊和厄贝沙坦等常规降压药物治疗的患者,其血压下降程度、左心室肥厚指数和左心室功能恢复情况均优于对照组。对于伴有左心室肥厚和心肌缺血的高血压患者,心可舒胶囊联合厄贝沙坦片可显著降低血压,延缓心肌重构,有助于左心室功能的恢复。

同样,在高血压合并高脂血症患者中,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联合心可舒胶囊治疗后,患者相应的血脂指标进一步改善。研究结果证实,联合治疗方案具有较好的降血脂效果,还能降低患者的炎症反应,有效修复高血压合并高脂血症患者的血管内皮损伤,降低血压和血脂。

总之,心舒宝胶囊和心可舒胶囊可以通过多种途径和机制降低血液粘度,抑制血小板聚集,增加组织器官血流量,促进纤溶酶活性,改善血液循环,增强左心室功能。不仅能有效改善冠心病心绞痛相关症状,还能进一步降低血压、血脂、抗动脉粥样硬化、保护心血管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