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知道中医的新词吗?吃饭也能提高睡眠质量。进来教你怎么吃。

主讲人:于成,山东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古典中医博士。

饮食不良是失眠的重要原因。因此,在服用中药调理失眠的同时,学习日常生活中如何饮食,对提高睡眠质量有着重要的作用。现在具体的饮食要避免,分享如下,供大家参考。

第一,痰热证

临床表现:心烦、失眠、肥胖、胸闷、腹胀、打呼噜、口干口苦、口臭、便溏、小便黄、舌红、苔黄、脉滑。

这类患者大多食量大,运动量少,食物多为肥甘油腻。脾胃不能有效消化食物,那么就会产生痰湿。时间长了就会转化为热,扰乱心神,出现心烦失眠。

1建议饮食清淡,饮食规律,减少食物摄入总量,增加运动,促进体内痰热消失。特别强调规律饮食。现代人经常不吃早餐,但晚餐很丰富,甚至吃夜宵。晚饭后,他们去睡觉。此时夜间活动减少,等待消化的食物增多,会增加痰湿的产生。因此,规律饮食是提高体质的重要方法。

可以多吃萝卜、冬瓜、白菜、黄瓜等清淡的蔬菜。其中,萝卜能理气、消胀、化痰;带皮冬瓜可利湿消肿;白菜能帮助消化,解气,有利于排便;黄瓜味甘,性寒,有清热利尿、去湿肠的功效。

不建议吃油腻、厚味、辛辣的食物,如牛羊肉、烧烤、卤肉、煎肉、薯条等油腻食物。

二、血瘀-热证

临床表现:心烦失眠,舌红,有瘀点,苔少或黄,脉数。

这类患者多见于精神压力大、容易焦虑的患者,如肝郁气滞、血瘀,或吃辛辣刺激性食物,久而久之会化热为火,扰乱心神,最终导致失眠。

1建议饮食清淡,饮食规律,增加凉血活血食物的摄入,如莲藕、带核莲子、山楂等凉血活血的食物。莲藕生吃能凉血散瘀,熟吃能养心养胃。莲子芯清心泻火,安神定志。山楂能凉血活血,还能帮助消化,消除堆积。

不建议吃辛辣的食物,如火锅、麻辣烫、烧烤等用辣椒或香料过多的食物。

第三,气血两虚证

临床表现:入睡困难,浅睡易醒,心悸健忘,神疲乏力,舌淡,苔白,脉弱。

多见于脾胃虚弱、久病或反复手术后气血衰竭的患者。气血不足,心神失养,所以失眠。

1建议吃一些能健脾胃、益气养血的食物,如山药、红薯、大枣、粳米等。山药是健脾和胃的佳品,还补肺肾。红薯性平味甘,功能可“补中焦,暖胃补血,养肥五脏。”(《本草纲目》),大枣健脾胃,养血益气。粳米味甘、性平,有健脾养胃、止渴除烦、强肠止泻的作用。

不建议吃肥腻、厚腻、辛辣之品,如火锅、麻辣烫、牛羊肉、烧烤、锅包肉、煎肉、薯条等。

第四,阴虚证

临床表现:入睡困难,心悸多梦,伴有腰腿酸软,潮热盗汗,五官发热,舌质红,苔少,脉细。

多见于中老年人。随着年龄的增长,大多表现为肝肾不足。他们中的一些人因热禀赋、急躁或辛辣饮食而患有阴虚体质、精神营养不良和失眠。

1建议:吃养阴的食物。如百合、小麦、鸡、鸭、鱼、肉、龟、鳖等滋补品。百合和小麦能滋阴清心安神。鸡、鸭、鱼、肉、龟等有血有肉的产品,尤其适合肝肾阴虚的患者食用。

2不建议:吃辛辣及烤制品,如火锅、麻辣烫、烧烤等。

以上仅供参考,具体饮食以医嘱为准。

祝大家睡个满意的觉!

专家介绍:

于成,医学硕士,山东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经典中医。曾系统师从山东省著名中医专家丁教授,擅长治疗脑中风、失眠、头痛、神经痛、头晕、打鼾、面瘫、颈椎病、颈动脉粥样硬化、代谢综合征、抑郁症、焦虑症等常见脑部疾病,以及更年期综合征、小儿多发性抽动症、颈肩腰腿痛、湿疹、痤疮、肠易激综合征等。现为山东省针灸学会疼痛与神经运动疾病专业委员会委员。自学习颊针疗法以来,广泛应用于临床,疗效满意。

门诊时间:周日上午,山东省中医院东院区中医经典科。